菩薩戒心得 願見我者無量歡喜 

相片:法鼓山第十九屆「在家菩薩戒」傳戒典禮3月2日圓滿。典禮中,在正受菩薩戒之後,有「搭菩薩衣」的儀式。搭衣時,引禮法師會帶領唱誦「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的偈子。梵唄唱誦中,許多受戒的戒子常會感動落淚。這個偈子是什麼意思?一起來了解。-----------------------------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 釋惠敏(法鼓佛教學院校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在此詩偈中「缽吒禮懺衣」的意思是什麼?可能是信眾們常問的問題。首先,根據佛學辭典︰「缽吒是梵語 paṭṭa的音譯,僧衣之一種。橫豎割截而縫綴,有如田畝分畦之袈裟,稱為田相衣;整幅而不割截之衣,則稱縵衣。亦即用兩幅布縫製而成之無田相之袈裟。又作縵條衣、縵條、禮懺衣。為沙彌眾及受持五戒、菩薩戒之在家信眾所穿著」。若根據梵英辭典,paṭṭa是 “cloth(布、衣服)”,或是 “coloured or fine cloth(有色或好的布、衣服), woven silk(絲織布)” 或是“an upper or outer garment(上衣或外衣)”等意思。唐朝義淨法師所譯戒律典籍《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中,提到佛世時有位長者婦想請裁縫師(織師)織作「缽吒」供養鄔波難陀尊者,在正文之夾注部分,注解︰(言缽吒者,謂是大疊,與袈裟量同,總為一幅,此方既無,但言衣疊。前云衣者,梵本皆曰缽吒也,此云縵條)。南宋法雲法師所著《翻譯名義集》:「缽吒,唐言縵條,即是一幅疊(布)無田相者,三衣俱通縵也」。依這些資料的說明,「缽吒」原來是泛指「布、衣服」;在佛教可特指某種僧衣,相對於「袈裟」(橫豎割截而縫綴,有如田畝分畦),是屬於整幅而不割截之「縵衣」。對於受戒之衣服,非常注重戒律的弘一大師(西元1880~1942年)在《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中,特別提到當時佛教界,有些信眾們受在家戒(例如五戒),就披五條衣(袈裟的一種,五條縫綴),認為「今以白衣,濫同大僧,深為未可」,「壞濫制儀,獲罪叵測」。在夾注部分,注解︰(《方等陀羅尼經》云: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非五衣也。又《成實論》云:聽畜一禮懺衣,名曰缽吒。缽吒,即縵條也。據經論言:著縵條衣,亦可聽許;但準律部,無是明文,不著彌善)。其次,此詩偈之第一句「善哉解脫服」之「解脫服」是「袈裟」之別名。「袈裟」是梵語kaṣāya或巴利語 kasāya之音譯;意譯是指紅色、暗紅色、紅黃色等壞色之僧衣。例如,在《大方廣十輪經》卷5:「如是一切佛,護持染袈裟,諸佛解脫道,是說名第一。著於解脫服,速疾捨惡見,趣向於涅槃,猶如藥治病」。若如此,受菩薩戒搭衣時,為何唱念稱讚「袈裟」之「善哉解脫服」詩句?其實,整句「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是類似稱讚「袈裟」之「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廣度諸眾生」的詩句(可能出自與南傳上座部之律藏注釋書《善見論》,南齊僧伽跋陀羅譯)。唐代武德九年(626年)~貞觀四年(630年)之間,道宣律師所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2提到此詩偈是在剃髮成為沙彌的儀式中,和尚剃去頂髮後,授與袈裟時所說。唐代道世法師於顯慶四年(659年)所編輯《諸經要集》卷4以及唐總章元年(668年)所編輯《法苑珠林》卷22也同樣引用:「與剃髮時,當頂留五三髮,來至和尚前胡跪。和尚問言︰今為汝除去頂髮許不?答言︰好。然後和尚為著袈裟。當正著時,依《善見論》,復說偈讚云︰「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廣度諸眾生」。同樣的,宋代崇寧二年(1103年)長蘆宗賾禪師所集《(重雕補註)禪苑清規》卷9以及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東陽德輝禪師《敕修百丈清規》卷5也有記載:「本師持袈裟,亦有垂示法語,付袈裟置沙彌頂上,復舉偈云︰(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來戒,廣度諸眾生)三舉,眾亦同聲和畢」。但是,南宋寧宗嘉定二年(1209年)宗壽禪師所說《入眾日用》卷1以及約成於南宋理宗在位年間、撰者不詳《入眾須知》卷1,宋代后湖惟勉禪師編、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成書,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刊行《叢林校定清規總要》卷2,元代澤山咸禪師於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編成《禪林備用清規》等禪宗清規則記載:「善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比較二者,前者第一句是「大哉解脫服」,後者是「善哉解脫服」,後者與現在菩薩戒搭衣儀式所用的「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之第一句相同,而且後者第三句也是與菩薩戒大衣儀式所用詩句第三句「我今頂戴受」相同。另外,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源供儀潤禪師所述《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7則是用「善哉解脫服,無上縵五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有些不同。因此,或許可以推論︰菩薩戒搭衣儀式所用詩句「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可能源自於唐代用來在沙彌的儀式中稱讚「袈裟」之「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廣度諸眾生」的詩句;到了南宋禪宗清規中不知是何人何故改為:「善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也不知何時何人何故將此類詩句用於菩薩戒搭衣儀式。雖然有這些不清楚處,但是仍然不減其引發受菩薩戒的戒子「向善、離惡」的認知的形成,而引發「愛敬」、「歡喜」與「悲泣」等感動。(本文摘錄自262期《人生》雜誌,已收錄於法鼓文化出版《心與大腦的相對論》)從知道菩薩戒這個活動開始,耳邊就時常會傳來詢問語句,而我就一直敷衍的回答別人,找了很多的藉口,告訴別人也告訴自己,我是因為時間或種種的理由才不去的喔!!結果,這薄弱的理由,被身邊的『善知識』菩薩們一一化解了,促成了我的菩薩戒之行。
於是我是半推半就的情況來參加菩薩戒,事前的準備工作並沒有很積極,心裡多少也會不安,尤其當聽聞學長們的資訊時,更加的惶恐。所以就東看西看一些菩薩戒的相關訊息,安慰自己是有準備的,實際上我根本是沒有任何的準備,日子也一步一步接近,時間到了就上山參加菩薩戒。

第一天報到時,直到上車的那一刻我才把前一晚忐忑的心安定下來,想既然上車了,那剩下的就交給菩薩吧!山上安單報到時,把手機交出的剎那,我真的體認到來菩薩戒了!

菩薩戒從灑淨到受戒完成的過程,讓我體認到三件事:

第一件,人一生應該要做的事,就盡早去完成。
這是我在懺摩時所感受到,因為我是椅子區,旁邊都是一些老菩薩,聽到他們的啜泣聲,想到自己曾經做過的事,心中是有那麼多的懺悔,而如果今天我沒來,那當我到他們那個年紀時,才來的話,我應該不是小聲的哭,而是嚎啕大哭吧!也許師父說『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只是要告訴我們,當有了戒律之後,對於自己行為自然會有約束,然後進而改變自己的習慣,讓自己少做錯一些事,『轉念』也就開始,同時你也會提昇自己的生活品質。

相片:【學佛新手Q&A】常聽佛教徒稱讚人「很有善根!」善根從哪裡來?要怎麼種呢?A:善根的梵文kuśala-mūla,意思是破惡、生善的根本,因此又譯為善本、德本。善根是眾生本有的,若自己不親自加以培養,善根就不會增長、顯現;《法華經》便說「不種善根」,指不修學佛法的人,也就生不起本有的善根了。舉凡受三皈、五戒、八關戒齋、菩薩戒等,都是種善根。在佛陀的時代,佛制比丘要沿門托缽化善緣,原來的目的不在飲食,而在讓大眾有機會種植信學佛法的善根,因此即使不是佛教徒,只要對三寶生起一念的敬意或信心,禮佛、念佛、布施、供養……等等,就都是種善根的行為。佛教也指出幾項人的行為類型,用來說明善根的多寡:修學佛法是「有善根」;精進於佛法修行叫做「多善根」;修行時而懈怠是「少善根」;不學佛法叫做「缺善根」;不學佛而又多造惡業、不善業,則是「增不善根」。個人的善根也有深淺,就好像學生讀書,有程度的不同。用功的學生,自然培養出深厚紮實的善根,根深而大,生長力便會增強;如果荒廢不用功,善根也就停滯無法成長,根小而弱,遇到風雨烈陽,就容易受環境影響,還可能因而起退心。因此,種善根得靠自己努力,善根愈種愈深厚,學佛修行不懈怠,就有助於修行時減少障礙,也更有著力點。進一步來說,善根是成佛的直接因,成佛必須具備五種善根,是一種修行次第,即「信、精進、念、定、慧」,善根發起之後,修行的工夫才算著力,而能繼續精進修行。這五種善根都是修觀和修定所扎穩的根基,每一種善根的根基都有力量,是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基礎,所以稱為「根」。這些善根的增長,全賴自己用功努力。(更多內容請見《人生》367期)

第二件,我想成為別人的『幸運』。
從開始報名到完成菩薩戒,一直都有貴人幫助我,報名時,照片的部分多虧師兄與師姐們的幫忙,讓我完成報名。而上山報到很高興遇到相識的師姐,感恩他的幫忙,讓我可以在菩薩戒期間,還可以念『普門品』。而讓我發心當別人的幸運,是在大殿時,因為我坐在風口,風很大,然後我又忘了戴帽子,頭就開始痛,回到寮房,我跟義工菩薩求救,希望能到行願館買帽子,結果到晚上時,師姐拿一頂帽子給我,告訴我是一位法師與我結緣,當下我真的很感恩法師的仁慈,事後我想當面跟法師謝謝,可是師姐並不想讓我知道是哪位法師,當下『為善不欲人知』的念頭忽然湧上來,我就告訴自己,希望我也能一直帶給別人幸運,在適當的時間給於別人幫助,運用佛法學會智慧與慈悲來幫助別人。看到菩薩戒期間,那麼多的法師跟義工菩薩陪著我們,幫助我們完成菩薩戒,更加讓我覺得自己成為別人的『幸運』。

第三件,我要變的更溫柔。
自己的脾氣一直很糟糕,從小到大,父母常說我的心很好,可是脾氣常常會讓我的心被打折扣,但是,我一直認為我是『好心』,所以我脾氣差是沒關係的,心地好就可以了。自從學佛之後,我的脾氣改很多,可是那只是改變自己習慣,而念頭還是覺得自己作對的事,所以脾氣不用理它,本性就又浮現,在懺摩時,發現我有很多的錯,都是因為自己的脾氣跟所謂的個性而造成的,所以我這一次要打從心底,好好的改變,不要再給自己藉口,雖然要改很難,但是就像師父說的,一次比一次更精進就可以,我告訴自己這一次我決心讓自己『越來越溫柔』。

整個菩薩戒的過程,根本就是讓自己更認識自己,也是把自己的『心』拿出來好好的洗滌一番,同時也讓自己的心讓出更多的空間用『智慧』與『慈悲』來填滿。

文/邱佩玉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