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法會,誦經、禮拜、供養、布施……,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許多人勤跑法會,卻只是有樣學樣而不解其意,充其量只是種植善根,實在可惜。一起來認識法會種種佛事背後的所以然吧!

相約法會,歡喜共修開智慧

觀音法會、藥師法會、地藏法會、《梁皇寶懺》法會、水陸法會……,佛教的法會種類繁多,許多漢傳的佛教徒是由法會入門。法會現場,梵唄清淨莊嚴,人人安詳攝受,往往讓人忘卻塵勞,滿心歡喜,有時還會觸動內心,感動得流下眼淚。因此,很多人都將法會當成定期的修行功課。

不過,初次參加法會的人,對於法會可能是好奇多於受用。一排排鋪著桌巾的長條桌與咖啡色拜墊,該怎麼使用、進出?為什麼人人都穿著看起來像「古裝」的黑色袍子?這樣的擺設與穿著是怎麼來的?東單、西單、相對站,排頭、排尾、面向上……陌生的法會用語,也讓人摸不著頭緒。

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法會現場通常沒有人介紹儀程、規矩與空間配置,只能自己摸索、體會,初來乍到者不時要擔心會鬧出笑話;當一陣鼓聲響起,法師引吭清唱一小段,眾人才齊聲和上,為什麼要這樣?法會又是誦經、禮拜,又是繞壇、獻供等,不同動作有什麼意義?還有佛前大供、供佛齋天、瑜伽焰口,跟一般的佛事有什麼不同?這些都是新手常有的疑惑。就算是經驗老到的信眾,若沒有進一步研究,也可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軌有深意,共修力量大

要解答這些疑惑,就要回到法會的核心精神。最初的法會是佛陀說法的集會,佛陀遊化人間,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趣向解脫而說法不輟。佛入滅後,眾人一起諷誦經典,就像再請佛說法一樣,所以法會是聽經聞法的共學時間,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力量比獨修強得多。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歷代祖師們結合經文意義與修行心得編寫出的經懺儀軌,其實就是一套修行的方法。基本上,法會儀軌的基本架構,幾乎都是以隋朝智者大師所作的《法華三昧懺儀》為本,包括嚴淨道場、淨身、三業供養、奉請三寶、讚歎三寶、禮佛、懺悔、行道旋繞、誦經、禪觀等十法。這樣的儀軌編排,不僅是修行心要,也是幫助修行者證道的解脫法門。而法會開始前,還有勸請、前方便、一心精進等功課,更是凝聚心力,累積修行力道的重要準備工夫。

在法會中結合梵唄唱誦的修持,眾人以合聲的方式唱出經句、懺文,讚歎佛的功德,懺悔往昔罪業,常有感動人心的力量;藉由唱誦更能把心靜下來,止息妄念,回復清淨的本來面目。以梵唄教學見長的廣慈老法師就深刻體驗到,梵唄是眾人和合的海潮音,誠心唱、專心聽,使心歸於一處,還能「反聞聞自性」,是參加法會的一大利益。

儘管法會在中國,一度因戰爭、異族統治等種種因緣,淪為只行儀節不重義理,重視消災薦亡、植福延壽的經懺佛事,使修行本質消失殆盡,但法會絕不只是度亡、祈福,更重要的是度生。

連續三年參加水陸法會、梁皇寶懺的企業家陳明珠,起初是為了替往生的公公做佛事而參加法會,莊嚴的法會氛圍中,她真誠懺悔、感恩,為自己和家人敲開親近佛法的大門,她開始修學佛學課程、參加禪七,全家也一起受菩薩戒,成為名副其實的「佛化家庭」。她笑說,心念一轉,朋友都說她的面貌也從「精明幹練」變得「慈眉善目」了。

至於寫牌位超薦亡者、為眷屬消災,並不是法會發祥的本意,而是後來發展出來的接引善巧。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打破傳統媒材與觀念的「雲端牌位」,以及透過視訊同步連線的網路共修,更是當代法會的創舉,使法會得以跨越時空,利益更廣大的群眾。

除了一般的誦經、拜懺儀軌,大型法會還有瑜伽焰口法會、齋天、普佛、功德堂迴向等等佛事,這其實是把關懷祝福的對象擴及六道眾生,希望鬼道、地獄道、天道眾生也能離苦得樂。因此,用心誦持經文,就是在分享佛法的智慧,使他們心開意解。

彼此護念,同舟共濟
「如實唱誦,不能摻入『我』的成分。這些『習氣』,都要時時覺照。」經常在法會中擔任維那法師的天南寺常應法師,道出法會唱誦首重和諧,當整體的聲音像海潮一樣厚實持續,才最莊嚴,也點出參加法會的重要原則──以整體為念。法會參加者眾,不僅唱誦時不求突顯自己,在法會中也要聽從監香法師的指示,與大眾同步,時時以大眾的利益為念,不搶快,勿因個人的小動作而影響整體,可見參加法會處處是練習消融自我的機會。

穿上佛教隆重的禮服「海青」,進入壇場以後,就練習著放下萬緣,專心在經文懺本的唱誦和禮拜中,學習佛菩薩感受眾生苦、救度眾生苦的大願悲心,體會無常、無我的經文義理;休息時間也要避免散心雜話,持續專注在念佛、持咒或觀照的方法上,做自己的監香。這樣,不僅護念自己,也是護念著共修的大眾,因為法會正如一艘載著會眾度過生死大海,航向解脫彼岸的法船,與會的會眾、義工、悅眾法師與主法法師,就像船上的槳手、鼓手與舵手,彼此必須目標一致、同心協力,才能朝向目標順利航行。

領受法義,實踐更有力
法會博大精深,從穿著、威儀、唱誦到文本,仔細留心,都能反映各人的心地與修行的狀況,用心體會就是成長自我的因緣。參加之前先了解法會內容,做相關的定課,可以增加自己的精進心、信心、定力,在法會中,就可以更專心領受經文的奧義。信、解之外,還要行、證;在清楚法會的每一個環節、深入經典或懺儀的義涵之後,更要落實在平常生活裡,改變自己的生命、走入人群奉獻利他,才不離佛教重視「實踐」的宗教態度。

法會的受用,每個人都不同。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用心參加一遍,您就能感受到法會的殊勝。

文/陳慧蓉菩薩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75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