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部帙浩繁,許多人望之卻步,但是七年級生林益丞,沒被深奧的境界嚇跑,更把〈淨行品〉活用在生活中。時時發願利益眾生,不僅煩惱少了,心量也變大了!
一日淨行  發願,時時刻刻善用其心
我從小就對宗教很有興趣,但一直沒有機會接觸佛教。大學時期因為好奇「華藏世界」的意思,就請了一部《華嚴經》,可是不知道讀經的脈絡,就此擱了一、二年。2012年底考研究所時,我發願念《藥師經》,想到自己還有一部塵封已久的《華嚴經》,因此也發了念《華嚴經》的願。
考上研究所之後,我重新閱《華嚴經》,並到華嚴蓮社上課,開始將誦《華嚴經》做為每日定課,一天花30~60分鐘,坐在書桌前誦一或二卷。我覺得《華嚴經》非常務實,把凡夫應該透過什麼修行而成佛的過程寫得很清楚,與我的個性相契合,因此便以華嚴為法門。

生活無處不修行
第一次參加華嚴蓮社的華嚴誦經會時,正好念到〈淨行品〉,住持天蓮法師開示,這品的重點在於「善用其心」,打破了我對修行的刻板印象。原來不是穿著海青在寺院誦經才是修行,而是時時刻刻都可以善用其心,不論是如廁、洗澡,或是在其他汙穢、不堪、所謂多數人認為不適合修行的情境都可以,而且不是念完一部經才可以發願迴向,任何時候都沒問題。

淨行品落葉

四句一組的句式也很有意思。頭一句是日常的情境,第二句固定是「當願眾生」,後面兩句都可以帶到佛法,還一點都不突兀。像是孝養父母,後面聯想到侍奉佛陀;得柔軟食,聯想到心意要柔軟,巧妙地把世間的事帶到出世間的願,讓你覺得學佛跟生活有關連,可以實實在在地用在生活中。

  我把日常相關的偈子都背了起來,凡是吃飯前後、洗手、如廁都會念。我很怕熱,天氣熱的時候,我就會發願:「盛暑炎毒,當願眾生:捨離眾惱,一切皆盡」,讓我生起正念,暫時忘卻熱惱。有一陣子壓力大睡不好,深深感受到好好睡一覺是多麼珍貴,所以我在床頭貼上「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睡前都發願祝福眾生。我誦經的書桌也貼著:「諷誦經時,當願眾生:順佛所說,總持不忘」,提醒自己祝福所有眾生都記得佛陀的教法。

天蓮法師也鼓勵我們發明自己的偈子,不一定要是工整的句子,或很高深境界,就是誠心發一個願。我們學校腳踏車停車狀況較為擁擠,我停車的時候發願: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腳踏車停得很整齊,出入順暢;看到捷運月臺乘客搶快上車,我也發願:希望大家多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貪快,有秩序。發願的好處在於,遇到不愉快,不會拿那段時間來生氣、罵人,消極面來說,可以保持意業、口業的清淨;積極面來說,還能祈願眾人生活更美好。


啟動善的循環
運用〈淨行品〉以來,我發現發願真的不難,難的是當偈子念成習慣,發的願是否真誠?於是我念偈子時,會多思考一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用這句話?比如說上廁所時念的「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我想它是在提醒不只身體要排毒,心靈也要排毒,這麼做幫助我體會更深刻。

我們這一代生活在自我意識抬頭的時代,大家會以滿足自己為優先,忽略是否會對別人帶來傷害。就算是許願,大多也是許「我要出去玩」、「我要iphone」之類的願望,雖然不會害人,但也就只對自己有利而已,這種利益是短暫的,而且還會帶來其他煩惱。

跟著〈淨行品〉發願,可以讓自己練習「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時時都是修行的時機,因此事事都安定、自在。祝福所有人都過得更好,也打破你我的高牆。很多人以為,別人好跟自己無關,其實當別人好,善的力量也是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文/林益丞(臺大中文所碩士生/國際青年華嚴學者學會執行長)

更多內容請見382期《人生》雜誌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