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學地藏~《與地藏菩薩同行》活動報導最終回 

  中山精舍〈與地藏菩薩同行〉講座圓滿日當天,果竣法師將《地藏經》共有三卷十三品的內容要義,藉由最後一堂課,向聽法大眾介紹並讚揚地藏菩薩,長久以來在娑婆世界救苦度眾的因緣,並明示稱念佛名是成佛的正行,強調念佛的名號等同念佛的功德。並詳示布施功德的因緣,不在比較功德的高低多寡,而是藉此檢視自己是用什麼心態來行布施?透過法師一一解析,將有助於我們完整認識地藏法門。

在〈稱佛名號品第九〉中,地藏菩薩為眾生廣說生時、臨命終時,稱念諸佛名號,可獲種種功德利益之事,以此品明示稱念佛名是成佛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因佛的功德就在名號之中,念佛的名號等同念佛的功德。何謂功德?是「慈悲與智慧」,也可說「斷惑為功、見性為德」,「自利為功、利他為德」。對此,法師解釋,凡夫念佛的功德,一旦因緣成熟,會由念佛的功德而悟佛的功德、修佛的功德、最後證佛的功德。因此,強調念佛是成佛之因。

寶王論云:「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三昧。」中峰國師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可見,修行以念佛為穩當,所以念佛有無量功德。

當菩薩們已對「念佛是成佛之因」有了梗概的理解,緊接著果竣法師講述,地藏菩薩向佛陀請問布施功德比較,佛陀舉例回答各項功德的輕重,就像〈校量布施功德緣品〉提到,國王、婆羅門和我們做同樣的布施,所感得的果報卻不相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淺深不同。凡夫著相布施,只得人天福報;聖人布施三輪體空,可證得涅槃果位,功德有差別。

 為了讓菩薩進一步理解,同樣的布施,其功德有何差別,法師引述四十二章經,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佛陀談布施功德的因緣,倒不是要比較功德的高低多寡,而是藉此檢視自己是用什麼心態來行布施?而佛以平等心布施,功德大。

《地藏經》的救濟方法主要為布施,以及在三寶前設供、誦經、稱佛名號,方法簡單且功德不可思議,經言:「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果竣法師進一步解釋,如能每日至誠念菩薩名千遍,念念相續、念念無間、念成一片、念到一心不亂,便能仰仗菩薩神力,加上自己修行的己力,二力和合,如此菩提種子易萌芽,善根易增長,修行更得力。

此外,果竣法師特別強調回向的重要性,鼓勵眾人將救度親人的願心擴大到一切眾生,如此才能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相應,諸佛皆因發菩提心而成佛,皆從佛寶、法寶、僧寶中求得將來成佛的果報,這種「度人重於自度」的思維正是大乘行者的修行典範。

短短六堂課,透過果竣法師精闢詳盡的解說,洋洋大觀地,把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方法講得盡善盡美、圓滿透徹,令所有聞者法喜充滿。課程最後,法師期勉大眾,在念地藏、求地藏之餘,不忘在生活中以《地藏經》為鏡,誠如聖嚴師父鼓勵大眾,學習地藏菩薩,處處為別人著想,成就他人、隨喜他人,如此才能化熱惱為清涼,化愚癡為智慧,化痛苦為喜悅。

講座活動照片

文/李瑛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