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善友 和樂人生 ~佛說善生經與心靈環保導讀第五堂活動報導

 在宗教發展十分蓬勃的當今社會,應如何確定自己所聽、所聞是合乎真理、合乎正見之法?隨著《佛說善生經與心靈環保導讀》講座即將邁入尾聲之際,常持法師於第五堂課一開始,慈悲地提點大眾,聞法應有的十個原則:一、不可因為他人的口說、傳言,就信以為真。二、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三、不可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四、不可因為是宗教經典,就信以為真。五、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六、不可因為根據哲學,就信以為真。七、不可因為符合常識、外在的推測,就信以為真。八、不可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九、不可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十、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常持法師鼓勵人人應親身體驗真理,還必須靠自己親自去力行,就能破除真、假之疑惑。

了解「聽法十原則」後,接著法師為眾人講述以「正命取財」才能獲得「現法安樂」的方法。《雜阿含經》云:「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常持法師解釋,方便具足、守護具足,是佛陀教導我們正確取財的方法。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符合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擾害他人清明智慧等良善因果法財,才是正確取財的要件。而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是指,對我們的財物或謀生的方法,能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將財物運用得宜,進而將個人的生財、用財之道,推己及人至社會,讓企業裡的每一個人,如理如法地追求財富、運用財富,就能為社會提供正面的力量,享受財富帶給人的好處。誠如聖嚴師父在「企業中的佛法」一文中曾說:佛教在《善生經》中提到居士的收入,可分做四份,除了生活所需及儲蓄之外,也有屬於營業及投資用的資本。在這當中,酌量取出做為對社會的回饋,包括對三寶的護持與供養,對貧窮人的救濟,及對社會的奉獻。如此,社會才能更進步、更繁榮。

 《善生經》除了教導在家人如何生財、護財、用財,也詳加分析「明辨善友、遠離惡友」的重要。四非親和四善親,是佛陀指導在家人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群中,處理親友關係、朋友相交的倫理原則。非親即「不親而似親」,經文提到,凡是以花言巧語,或甜言蜜語以博取他人歡心,騙取別人信任;或威脅利誘他人,教人作惡,以圖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者,都不是真正的師友;表面一套實際一套,都是「非親似親」者,應當遠離。因此,常持法師強調修行者要經常親近「善知識」,其目的是為了利於修行,以善知識作為自己修行的助緣。

人生幸福和樂之道涵蓋很廣,以《善生經》作為追求幸福的導航儀,讓佛法的智慧與慈悲,成為許多人心靈的善知識,也為家庭、社會、企業播下希望和快樂的種子。

講座照片

文/李瑛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