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387耳根圓通         訓練耳根,開啟慈悲的手眼

觀世音菩薩是人們最熟悉的菩薩大士,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最有緣,他所證悟的耳根圓通法門,也是最適合眾生修習的法門,尤其身處於眾聲喧嘩、口水滿天飛的現代社會中,透過耳根的訓練,練習當個吸音板,與人互動時,不起對立,進而聽出對方真正的心聲,以慈悲的手眼,給予最適切的回應。

靜下心來,閉上眼睛,打開耳朵,讓聲音不斷地進入耳朵,叭叭……叮咚……吱喳……颼颼……嘩嘩……遠的、近的,大的、小的,輕柔的、尖銳的……您聽見了什麼?

《楞嚴經》提到,比起其他五根,人們的耳根是最聰利的,對於聲音的感受特別敏銳。正因如此,在這個紛亂嘈雜、口水滿天飛的時代,一句話、一個聲響,都可能掀起情緒的軒然大波,即使「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圖個「耳根清淨」似乎遙不可及?

最適合眾生修習的觀音法門

其實,聲音本身沒有好壞,可是人們往往急著反應,分別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而起執著。鑽研《楞嚴經》多年的美國東初禪寺住持果醒法師指出,人們聽到聲音後,很容易連結生活經驗,聲音轉成語彙,因此引發情緒反應,「所以修習耳根圓通法門要先練習『聽到就是聽到』,不讓習氣牽引,一再做出同樣的不當反應。」

反聞自性

在《楞嚴經》卷六中,描述觀音菩薩用耳根證得圓通,這個學習「耳聞熏修」的觀音法門,在人際溝通頻繁的現代,顯得更為重要。不過,經中講述觀音菩薩「入流亡所」、「反聞聞自性」等耳根圓通修證過程,看起來頗為艱深,凡夫眾生如你我,也學得來嗎?

聖嚴法師曾說,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是遇淺則淺、遇深則深的修行法門,「觀世音菩薩是以耳聞而證悟的,而有情眾生之耳根最為善巧聰利,所以最適合大眾修習。」再者,聲音不受空間、方位的限制,從四面八方湧入讓耳根接收,《楞嚴經》卷四便提到,耳根比眼、鼻等根更易修持。

我們可以先從日常生活中開始訓練耳根,學觀音菩薩「聞聲」來自利利他。首先讓自己的心安定;當心安定後,更能同理別人,進而適當地對周遭的人伸出援手。

日常生活中訓練耳根

02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中,提出兩個耳根圓通的前方便,一是在靜態的環境中「聽聲音」,例如在大自然中聽鳥聲、聽雨聲、聽溪水聲,去「享受」聲音,可以入淺定,幫助我們穩定身心。

研究楞嚴學的華梵大學副教授胡健財,最喜歡走入大自然中,不說話、不思考,單純地打開耳朵接受大自然的聲音,由最初聽到鳥聲、水聲,清楚知道自己在移動,此刻內心分外寧靜,「深刻感受到《楞嚴經》中的『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明末中興天台宗的幽溪傳燈(1554~1628年),更是在大自然中修證耳根圓通,大師一生專修耳根圓通,長年在浙江天台縣芙蓉峰下的一處洞穴裡結跏趺坐,聞「澗下溪聲瑟瑟,洞側松音幽幽」,長久下來,「耳根圓通,時時現前」,大師因而將此穴命名為「圓通洞」。

比起大自然的環境,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斥著各種聲音,從四面八方湧入耳朵,往往令人煩躁,甚至引發情緒反應,因此聖嚴法師教我們的第二種方法,就是讓自己的耳朵成為「吸音板」。

不要用耳朵刻意聽什麼,讓環境中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聲音,自然而然傳送過來,有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聲音傳過來便接受它,並不主動地尋找聲音,就只是被動地接受,像吸音板一樣,聲音到了這個板上就不見了,也沒有反彈的作用。

練習這個法門的要點,只是以耳朵傾聽,心中不生起任何情緒,無論是痛苦、憂愁或興奮、激動,甚至連快樂都不要有。聖嚴法師曾說:「不反應,其實即是一種很寧靜的愉悅。」如果能熟練吸音板的工夫,於眾聲喧嘩的現實中,我們將是一個善於安頓、自在,而沒有壓力的人。

法鼓山僧團都監果光法師因執事的改變,與人互動的機會增多,發現人與人溝通時會產生誤會,往往是因為「聽到」之後,反應太快、太多,於是他開始練習吸音板的工夫,學習用心傾聽。與人互動時,如果聽到與自己無關的聲音,就只是聽到;「在會議上,我會先用心聽,從這當中看自己聽到什麼,不要急著判斷,讓自己處在不起反應的狀態,而去讀到更重要的訊息。」

 學觀音用心傾聽 

祈願觀音

 用心傾聽,才能跳脫語言的表相,聽見對方內心真正的想法。作家侯文詠在《請問侯文詠》中寫到,他還在醫院工作時,有位癌末的婦人,因先生外遇,情緒非常不穩,他去關懷對方時,聽完婦人對先生外遇、背叛的謾罵後,不像一般人與婦人同一鼻孔出氣,反而說:「你很愛你先生吧!既然你都快走了,應該高興有人願意替你照顧他。」婦人先是一愣,竟安靜下來。

婦人往生前幾天,她向侯文詠道謝:「謝謝你的一番話,讓我最後的日子沒有在怨懟、打離婚官司中度過。」原來他的話讓婦人誠實面對自己,看見自己因為太愛先生,而捨不得放手。經過與先生的一番懇談,婦人的最後日子,就在先生與外遇對象的陪伴下走完。

侯文詠也許不知道耳根圓通法門,更沒練過吸音板,但只要願意,我們也可以利用耳根來真心傾聽,同理別人,做別人的觀音菩薩。聖嚴法師在〈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中,經常鼓勵社會大眾:「你我他,都可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你我他,只要用觀音法門來幫助人,只要用平等的慈悲心來對待人,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修持耳根圓通,具足千手千眼,所以能千處祈求千處現,隨時聞聲救眾生於苦難之中,我們可以學習觀音菩薩,從耳根下手,從傾聽開始,找到「手眼」的著力點。

學著聞聲,聽到聲音不急著反應,只是「面對」聲音;繼而「接受」聲音,用心傾聽對方真正的心意,才能有智慧地「處理」;最後「放下」,這才是開啟慈悲的手眼,去關懷身旁的人,帶給他人寧靜與喜樂。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87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