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山精舍長青班2015第二梯第六堂活動報導
初秋時節帶著些許涼意,天氣舒爽宜人,長青班的長者菩薩再度來到中山精舍,臉上堆滿愉悅的笑容,寒暄聲此起彼落,關懷員也熱情的噓寒問暖,大殿內一片和樂融融,熱鬧非凡。儘管課程已過了一半,長者菩薩們依舊神采奕奕,越上越歡喜。課程由八式動禪揭開序幕,示範的義工菩薩提醒大家清楚全身的動作,學習專注在每一個當下。

 第一節課「跟著佛陀學英語」,講師黃金發以一貫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提升長者在輕鬆中學習英語的樂趣。「Buddha是佛的意思,Buddhist是指佛教徒;佛是老師,佛教徒是學生。」老師進一步解釋「皈依」發願成為佛教徒正如學生向學校註冊一樣。佛教經典Sutra是對「人」說的,因此,身而為人要藉助這個身體來修行,不做壞事、不說壞話、要行善助人,更不可人云亦云到處傳話。只要心存善念、正面解讀,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老師還勉勵大家要發願成佛,遇到挫折不妨想想,佛陀會如何說?法師會怎麼做?學習幫助別人、關懷社會,用佛法的觀念來淨化人心,用佛教徒的生活芳範淨化社會,則聖嚴師父所提倡的人間淨土便能實現。最後,老師以「透過Sutra學習Buddha Dharma,成為一位自利利人的Buddhist」與長者菩薩共勉,一同學習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為了讓長者菩薩了解「痛與苦的區別」,心靈茶會單元,透過大法鼓節目,師父開示眾 人:「痛」並不代表「苦」,「痛」是肉體的感覺,「苦」是精神上的感受,「痛」是暫時,而「苦」卻是永遠存在。師父教導我們運用「四它」,隨時隨地提得起、放得下,面對現實而處理它,身體痛沒有關係,心不苦就好。

經過大家分組熱烈討論,菩薩們慷慨布施學習心得:雅丹老菩薩分享老伴已離開四年,心中仍不時想起他,難過時誦念心經、大悲咒、阿彌陀佛聖號,苦自然會隨時間流逝而沖淡。早美菩薩分享不計較、不比較、活在當下,保持身體健康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大家不約而同地對她們報以微笑點頭,全場掌聲如雷。 

藝課程邀請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劉麗飛老師與長者們分享「吃飯學問大」,教導大家認識米飯,從品種特性與品質特色介紹到稻米的生長、構造及營養成分,並說明飯要如何煮才能既好吃又健康。劉老師鼓勵大家多吃糙米飯,現代人喜歡吃精製白米,把米最有營養的部分丟掉,然後為避免營養不足又去吃維他命,若大家能多吃全穀,就可以少吃些維他命。此外,全穀代謝較精米緩慢的特性讓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安心食用。

  由於米飯好不好吃除了與稻米種類及產地有關外,各種米的混和比例亦是重要因素,劉教授特別研究好吃的健康米飯配方,將白米、糙米及十餘種雜糧調配成營養好吃又美觀的米飯,並提出吃飯三部曲—欣賞、感謝及慢慢品嚐,她說吃飯前應先欣賞其色澤、聞聞飯香,接者感恩家人辛苦準備美食,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嚥,不說會令人起煩惱的話。為了讓長者菩薩親身體驗米飯的香甜可口,老師除攜帶配方米分送各組菩薩外,另貼心準備配方米到中山精舍烹調,讓大家在午齋時就能享用。聽完劉教授的分享,每個人都滿心歡喜,課程在大家迫不及待享受劉教授配方米飯的美味中圓滿結束。

文/簡小燕菩薩

 觀賞更多當日活動照片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