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書院我對五蕴(色受想行識)最在乎的是什麼

古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而五蕴中我最在乎的是「識蕴」,尤其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裡所收藏的累世累劫的業力種子,因它隨著生死流轉持續堆積、成熟、現前,循環不已。令人畏懼的是每顆業力種子不會自行消失,所謂:「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個人所種下的因都須由自己承擔果報,他人無法代受,即便是最愛的親人也不能頂替,俗云:「個人造業個人了」就是最貼切的警示。而如何「斷一切惡業、修一切善業」,不再增加惡業的種子到八識田裡便是我今生最重視的人生課題了。

然而這樣的省悟卻在人生已過半百時,反觀年輕時沒有智慧及福報得以深入瞭解佛法,前半場人生被世間的名利地位所迷惑,都在追逐舒適生活中汲汲營營的渡過,期間更不知學習調伏貪瞋癡,恣意隨無明的心性造作,惹來一身的塵垢及煩惱,無形中又增添了不少的業力。因此,下半場人生想常隨佛學,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積極行善止惡、自利利人,並時刻檢視自己的身口意業,懺悔前業,祈願多深植一些善因種子,以堅定世世都能走在菩提道上永不退轉的願心。

在止惡方面,藉由每月參加菩薩戒誦戒會的誦持戒律,時時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也因此察覺到瞋心最難防,心急時常伏不住怒火而起惡口,脫口後即生懺悔之心,惟下次境再現前時還是怒氣難擋,但隨著一次次的懺悔已漸能降低火氣的溫度及爆發的頻率;其次是口業難守,很容易在不經意間陷入人我是非的閒聊中,但慶幸話到嘴邊時總會想起「口離妄言、綺語、兩舌」的戒條而轉換話題。另自去年11月起固定參加每週的念佛共修及每月的大悲懺法會,藉此懺悔前業,在每次起腔念佛淚流滿面的懺悔中,心靈感覺猶如獲得一次次的洗滌、淨化。祈願能經由持戒及懺悔,早日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清淨無染的自性。

在行善方面,則以四眾佛子共勉語期許自己,時時不忘佛陀本懷,盡一己之力助人離苦得樂,以六度波羅密的前導--佈施起始,在能力範圍內儘量不吝釋出自己的時間、財物及所學,加入自己有興趣的義工行列,從無償的付出中學習以慈悲心看待周邊的人事物,觀察並挑戰自己的心量極限,並學習做別人的觀音,期能接引更多的人親近佛法蒙受其益,進而在自己的八識田中植入善因緣,早日脫離生死流轉成就佛道。常暾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