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4650174 (1).jpg 分享您對師父的認識與感覺

這幾天為了寫這篇作業,個人認為不是用華麗言詞就可以代表對師父的認識與感悟!? 所以利用放假日,拜讀了二本書《法鼓家風、我的法門師友》,果真師父就是法鼓山〝四眾佛子共勉語〞的那個人。

「法鼓家風」~ 師父於僧伽大學,藉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讓聽者更易領會和理解,尤其他對出家人典範與行誼、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慈悲與智慧的培養、基本規儀的確立、道心的建立…等,並著重心態建立,以及觀念的涵養。師父並指出「大悲願」是一位宗教師應備的條件,更需做到「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師父在「以生命延續精神」一文中述說:「他感恩一位王居士的精神影響他的一生;並說精神就是一種影響的力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乃至文章都能影響人,不論是空間上、還是時間上影響人,都是精神。」師父以他自家為例子,謙卑的說:「父親因為是鄉下人沒讀甚麼書,不過曾經講過一個比喻影響他的一生,那就是:「大鴨游大路,小鴨游小路;不游的話,就沒有路。」這就是師父被教訓的家風,父親給他的教訓,影響了他,乃至與人分享,別人也得到利益,這就是「家風」。

「我的法門師友」~記載與師父有過往姻緣的長輩和平輩,師父不僅珍惜與他們之間的恩義及友誼,更加重視他們的潛德願行。並感恩他們的呵護、支援、激勵,才有今日的一點小成就,必須銘誌不忘。

當我在讀這二本書時 看到師父感恩、悲願的心念與願力,以及親切、和藹、自在、流露真性情與真智慧,給人心徬徨不安時一份安定自在的力量。

以及處理事務之客觀與務實,尤其在善導寺期間及執行東初老人的三份遺囑,師父竟自責是「福薄業重」。 讓人感覺不捨與委屈! 師父是從戰火、戰亂、災難、困頓中走過來的,身體又那麼虛弱;在沒有任何保障及支援下,還能為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初的漢傳佛教,留下希望,展開新的境界,實在值得讚歎!

深信師父所播下的種子,必在世界各地萌芽,我們應用生命護持法鼓山的精神,讓他老人家的精神永遠與我們同在。

文/王文卿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