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書院  

作業題目: 每天省察自己的心情(並記錄):是否有貪、嗔、癡、慢、疑﹖有了貪等煩惱,自己如何處理它﹖

作業內容:佛教中所說的五毒,是指「貪、瞋、癡、慢、疑」。這五種心使我們造作惡 業,就像毒藥會妨礙我們修行,故稱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貪,即貪心、貪婪。貪愛世間的財、色、名、食、睡(色、身、香、味、觸)等五種欲望。消除貪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放下,有所捨去,轉化心念,有捨必有得。

瞋,即瞋恨、瞋恚。貪不到、求不得、丟不掉、擺不脫,或者已貪得卻又失去了、不如意、不稱心、不滿意皆會引生瞋心。消除瞋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慈悲心、忍辱觀,學會原諒。

癡,即愚癡。不辨是非、不明事理、不知因果、心起邪見,做出很多罪孽之事。消除癡念,要得到大智慧。世間一切事物,皆由緣而生,如能經常自我覺察,自能破除愚痴,增長智慧。

慢,即傲慢。心中傲慢之人,往往趾高氣昂,目中無人。消除慢念,過於自負的人,應學會謙虛與時時反省自己,在反省的過程中,那股傲慢與自滿的情緒即瓦解。

疑,即懷疑、猜忌,此與信心相對的,凡自信心薄弱者,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消除疑念,活得自在,活得快樂,就是克服疑心病的最佳良藥。

時光飛逝,進入佛學班已近一學期,在常弘師父每週諄諄教誨、耳提面命,配合撰寫作業,多管齊下,讓我必須不斷檢視、反省過去種種。過去的我極易犯下五毒中的貪及疑,就貪而言,我的內心始終深陷在「求不得、丟不掉、擺不脫」的泥淖中,每天深覺生活好累,把自己包裹的緊緊,事事小心。直到因緣獲得聖嚴師父的宣導小冊,師父提及「四它」,頓時我開始覺察自己,內心波濤洶湧、反反覆覆,漸漸懂得世間所有的人、事、物,皆是因緣聚合而生,換個時空、組合,即會有不同的結果。我開始面對自己的內心,進而接受已成的事實,謹慎處理發生的事情,最後才能放下一切,深刻體會「有捨才有得」的真諦。就疑部份,自幼所受之教育,皆貶多於褒,造成缺乏自信,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其實過多的自尊、猜忌才會產生所謂自信心的不足,甚而懷疑自己。現在的我,每天學習接納自己,主動化解負面思想。唯有內觀、了解自己,才能建立自信,讓自己活的自在。面對生命的這條漫漫河流,以臣服但卻放鬆的心境,繼續向前漂流,在漂流的過程中以慈悲心面對每一段碰撞。希望自己可以不再執著於事物的表象,真正做到自在、隨緣,進而達到真正自在的境界為「空無」。

文/蔡曉介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