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留言!

 

作業題目:在生活上,你一定曾經有過六度四攝的運用,請試著分享你的經驗

  

在一段失落的生活裡,從初級禪訓班的學習開始親近法鼓山,那時不懂佛法是什麼,只覺得發現了一個機會-可以學到把心安頓下來的方法,那時總熱切的盼著每週日晚上的到來。

一個月的學習很快的過去了,記得結業的那一天我很失落的走到知客處的書櫃旁,見到一位和藹的菩薩,我問她我禪訓班畢業了,接下該怎麼辦?她還來不及回答我的同時,不知為何我的眼淚就跟著滴了下來,那菩薩被我突來的舉止嚇了一跳,但她馬上非常慈悲地請我坐下...從此我成了法鼓山的快樂義工,不知不覺,在義工的培訓與服務中,慢慢了解、發現我已不自覺的已經做到佈施的實踐,在法鼓山的薰陶下我知道該去受戒了、該皈依、精進的方法、執行定課的重要、定期禪修、共修上課等等綿密不斷加強加深修行的信念,法鼓山不但已是我心靈的家,而且是隨時都可以回來挖寶的寶山。

不知該如何辦才好的事、該如何說的事,想想在法鼓山的學習自然地總會理出一條路來。前兩個月去重慶出差,認識了一位剛出社會,非常年輕的女孩,她正為愛情所困,走不出來,我以網路與她往來書信不斷用佛法開導她,這週終見成效很好,她總算有走出情執迷妄的勇氣了,除了為她感到高興外,心中更感懷----還好有佛法啊。

找與上課內容相關的佛教故事,以及對自己的影響

三獸渡河的故事:兔、馬、象

這故事形容由此岸到彼岸的覺受過程清楚的程度。

常常讓我意想揣摩大象過河的深般若境界,當然眾生根器不同,因緣果報不同,智慧的融養也不能強求,何況般若並不只是智慧。我妄念下想像象的背上一定會想辦法載著馬,馬背上在載著兔子,這景象符合了大乘的精神。

文/ 林亮妤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