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拜佛
拜佛,調柔身心好修行

拜佛,除了表達憶念佛德、禮敬諸佛的意涵,
五體投地的身禮,更是折伏我慢,
生起慚愧、懺悔、感恩心的法門,
在不斷反躬自省中,增長福力,調柔心地,
幫助身心安定,修行更得力。


印度的菩提伽耶,釋迦牟尼佛悟道的聖地,每天都有身著各色僧袍的出家眾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在此恭敬禮拜,憶念並感恩佛陀成道、說法、度眾生的種種功德。禮佛如佛在,每當進入寺院殿堂,佛教徒也必定禮佛三拜,在謙恭、柔軟的低頭彎腰跪拜中,表達對諸佛菩薩的崇信歸敬。

三業禮敬 繫念佛德


佛教徒禮佛的歷史,可追溯至佛陀時代。弟子們請佛說法時,通常是「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佛弟子伏身頂禮時,以雙手承接佛足,最敬者並以額頭碰觸佛足,身、語、意同時表達禮敬。佛陀入滅後,由於「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禮拜佛陀舍利塔及巡禮聖跡的風氣,也逐漸興盛起來。

到了西元二、三世紀間,修行念佛法門的大乘行者,盛行以清淨的身、語、意三業,進行禮拜、稱名、憶念的修行。其中,禮拜是身業的禮敬,包括合掌、稽首佛足、五體投地等;稱名是語業的禮敬,例如稱念「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等;憶念則是意業的禮敬,是指內心的誠信憶念。後世的大乘修行者,就在念佛、禮佛、憶念中,深化了學佛的信心。

唐代的義淨三藏曾考究印度的禮敬動作,指出作禮一拜分為九段;起初俯首示敬,繼而合掌平拱,直到最後的五輪著地、五體投地,每一個動作都能單獨代表禮敬的意涵,佛門禮佛的儀節便是從中延續而來。

隨著佛教的傳布,西域與天竺僧侶初入中國時,拜佛動作採全身正面觸地,即五體投地的大禮拜,因應中國殿堂式集體共修的形態,動作調整為五輪著地,但仍是以額頭接觸地面,表達禮敬。禮佛或稱拜佛,也成了佛教徒皈依三寶後必學的禮儀。

對於禮拜,六祖惠能曾作一偈:「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意思是說,問訊、五體投地等禮拜儀式,如同是用來折服我們驕慢的「幢」,能幫助我們表達謙虛,折服自己驕傲的心。就像空心乾枯的稻桿,總是昂首挺得筆直;金黃飽滿的稻穗,都是向下低垂,愈是成熟飽滿,頭垂得愈低,彷彿亟欲回饋大地作育的恩澤一般。

接觸大地,折服我慢

在《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中也提到,菩薩問及如何進行五輪作禮,佛陀回答,作禮時首當發願,隨著一一著地的肢體,心念應一一祈願眾生離蓋障、得安住,而首頂著地之時,則應祈願眾生離憍慢心。由此可知,拜佛時,心誠意敬地低頭彎腰、五體投地的動作,不啻是一次心性轉化的歷程,當我們願意低頭彎腰、跪下雙膝,讓身體貼近大地時,也是長養柔軟、清淨心性的開始。

一生以拜佛為行門的懺雲長老曾自述,他做沙彌時,每日向六祖惠能的金身禮拜,起初對於禮拜無法領會,後來才明白,禮拜古德引發內心的虔敬,即是督促自己見賢思齊,當內心變得開放、柔軟時,無形中也會降伏內在的慢心。

而青年時期即在懺雲長老座下皈依的銘傳大學助理教授陳琪瑛,二十多年來一直以拜佛為定課,她說,拜佛讓她看見自己的缺點,原本剛強難化的心,逐漸調伏得柔軟、謙卑許多,當身體拜下的同時,也會想到其他受苦的眾生,期許自己能如觀音菩薩一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美國法界佛教大學(Dharma Realm Buddhist University)副校長恒實法師,受完具足戒後,曾依普賢菩薩禮敬諸佛行願作為朝山指南,歷時二十九個月,沿著加州海岸線向萬佛城朝山,恒實法師分享,在三步一拜中,強烈的我執逐漸消融了,而身體貼近涵容萬物的大地,讓他體察到眾生平等的道理,也消除了人際關係的隔閡。

文/黃佳卿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47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