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個奇蹟 (上)

從三笑姻緣、虎溪三笑到拈花微笑,不同的笑,發生不同的奇蹟,不用欽羨別人,奇蹟就在自己身上,只要嘴角輕輕揚起,一抹微笑,一個奇蹟!是溫款的撫慰,是同理的慈悲,是真心的歡喜…… 釋果峻

明朝流傳著一則與笑有關的故事,那是自稱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和秋香姑娘的「三笑姻緣」。無獨有偶,唐代也流傳一則與晉代慧遠法師有關的「虎溪三笑」,人們一廂情願、出於想像地跨越時空,把在廬山結社的慧遠和尚、道教的陸修靜,以及歸隱的陶淵明連結在一起,硬要他們相交為友。話說陸、陶兩人,某日到東林寺訪慧遠。慧遠歷來送客不過門前虎溪,這次因投機忘情,竟送過了溪澗,山後的老虎看不慣而吼叫,三人會意,相視莞爾。蘇東坡還為此畫過一幅《三笑圖讚》。其實,陸修靜遊廬山時,慧遠已逝世四十五年,陶淵明也離世三十多年。

拈花微笑

但最富深意的一笑,要算禪宗的「拈花微笑」了。

佛陀將入滅,大梵天王獻花請法,世尊拈起蓮花,無言無說;大眾面面相覷,不解佛意,只有長老摩訶迦葉合掌正立,默然無言,破顏微笑。世尊告訴大眾:「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今已付囑摩訶迦葉。」這是禪宗公案「拈花微笑,以心印心」的典故。

佛像    笑,也是佛菩薩造像的共同特徵。即使是目不識丁的善男信女,當他們走進殿堂,抬頭仰見佛菩薩的慈悲微笑,就能與佛菩薩心心相印,領會到佛教慈悲為懷的基本精神,減輕心理上的苦受,使心靈得到慰藉。

笑,是佛教除了經教語言文字之外,一種最平靜、最有效、最抽象,也最美麗的弘法方式;是「道由心悟,不在言傳」,教外別傳的另類。

佛菩薩們於安定自在的微笑三昧中,低垂的慈眼究竟看到了什麼?在笑什麼呢?

《大智度論》說,佛以大因緣故笑。以什麼大因緣?

佛法寶藏皆從因緣而得,一切眾生亦皆可得。但坐癡冥不求不索,故笑。
見世界眾生常求樂而得更苦、執有實我,常畏苦而常行苦,故笑。
佛見無數眾生將續佛種,故笑。
求佛道的眾生,無論是讚一偈或一稱南無佛,必得作佛,故笑。
為諸眾生說諸法不生不滅,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令得解脫,是為甚難。因是種種希有難事,故舉身微笑。

佛菩薩因見到所有愚癡煩惱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故而微笑;他們的笑顏中,蘊涵著深遠的寬容、了解、慈悲和智慧。

練習微笑

佛說,人從無始以來,所流的眼淚比四大海水還要多。那麼我們已經哭得夠多了,讓我們向佛菩薩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練習微笑三昧,以免失去笑的能力。微笑也需要練習嗎?是的,因為沒有表情、木無表情,甚至呆若木雞,往往是我們平常的表情。不信,可以上街留心觀察那些飽受工作和生活壓力、愁眉蹙額的現代鴻儒白丁,他們都是我們的鏡子。

聖嚴法師在微笑  微笑需要練習,因為微笑是一個自覺的、刻意作出來的表情,佛教的話語叫「作意」。要作意起微笑這個念頭,臉上才會現出笑容;一不留神、心念不在,微笑就跑掉了。 因此要保持微笑,必須得時時作意觀察,留心臉上的微笑還在不在;當微笑這個念頭成為心時時覺察的對象時,妄想自然會相對減少。因此練習微笑,也就是培養心的覺知性和專注力,工夫到家時,刻意的微笑就會轉習慣成自然。

聖嚴法師指導禪修,要求禪眾在打坐時,「把臉部肌肉放鬆,略帶笑容,感到喜悅自內心生起。」在行住坐臥時,留意「身在做什麼,心就在做什麼;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一行禪師則教人「吸氣,我微笑;呼氣,我微笑。」還提點行者,在行住坐臥時皆不離微笑,並稱之為「嘴部瑜伽」。行住坐臥是身體的動作,笑也是身體的動作;行住坐臥皆是禪,微笑當然也是禪,只不過心所緣取的對象不同,道理卻是一致的。待續....

更多內容請看20126月號《人生》雜誌346期「清心自在」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