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三大香會

祈願觀音  每逢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分別是觀音菩薩聖誕、成道日以及出家日,這三天統稱為「觀音誕」,不僅佛教寺院例行舉辦共修法會,由於觀音信仰的普遍流傳,一般廟宇都會以素菜做為供禮,或大擺素宴,廣邀十方信眾吃素祝誕,因此也是民間信仰中的「素食日」。

在佛教經典中,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有求必應,以三十二應化身,遊化娑婆世界,是悲智雙運的大菩薩。隨著觀音靈驗記及本生史傳的流通,觀音信仰在民間扎根,成為家喻戶曉的中國菩薩。

第一部觀音史傳文獻《香山大悲菩薩傳》,由河南平頂山香山寺住持懷晝講述,北宋書法家蔡京寫成碑文,立碑於香山寺。故事藉由唐朝道宣律師與天人的閒話問答,指出在久遠劫前,觀音菩薩化身妙善公主,一心齋戒修行,因為推拒婚嫁而在白雀寺出家,之後在香山證道,在南海顯靈,顯現千手千眼觀音形相。從此,人間的妙善公主就成為觀音的化身,觀音造像也在宋代全面轉變成白衣羅裙的女性。

中國的道教也有類似觀世音菩薩的女仙人。相傳在商朝得道成仙的慈航道人,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居住在普陀山落伽洞,法寶是清淨琉璃瓶,六月和九月的十九日,即是她的成道日及生天日。

杭州上天竺寺僧人普明所寫的《香山寶卷》,是宋代最膾炙人口的觀音本傳故事,內容詳細描述妙善公主生平事蹟,故事中提到妙善公主在二月十九日誕生,因此觀音菩薩聖誕就是以這一天為依據,各地的觀音道場也依此展開慶祝活動,連同道教及民間信仰都歡喜為觀音祝誕,歷經千年不輟。

寺院修行活動
四面環海的普陀山,是中國最富盛名的觀音道場,每逢觀音聖誕前幾日,普陀山上的佛號聲通宵達旦,數以萬計的香客從四面八方湧入,手持清香,口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以朝山的方式,一一禮拜普陀山各寺院、庵堂,直到觀音聖誕當天,全山百寺同時舉行普佛及觀音法會,構成百年歷史的「普陀山三大香會」。

儘管觀音聖誕的由來沒有佛典根據,日期的來歷眾說紛紜,之後也被佛教接納。在清代重編的《百丈清規證義記》中,記載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聖誕,寺院在這一天上供舉行法會,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後,開始持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儀軌在108聲觀音聖號後圓滿。

發展至今,每逢農曆十九日,寺院都會舉行「觀音法會」,唱誦〈楊枝淨水讚〉、〈普門品〉、〈大悲咒〉、〈觀音讚〉,及觀音拜願,體會觀音菩薩慈悲救苦、智慧說法的精神;或是禮「大悲懺法會」,持誦21遍〈大悲咒〉。透過法會及懺法,生起與觀音菩薩悲智相契的菩提心。

更多內容請參閱人生雜誌334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