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人生雜誌 ~ 第292期 閱讀心得(上)

病不孤單~傾聽彼此的內心

水上蓮花前兩天參加法鼓山中山精舍上半年的藥師經共修,常嘉法師特別提供了一本人生雜誌,贈送給大家,作為結緣,這本人生雜誌,雖然不是當期雜誌,但是常嘉法師說,這本雜誌是法鼓山文化體系的很多人,用心蒐集,集結成冊的一本刊物,聖嚴師父也說過,雖然雜誌本身並不是當期雜誌,但是”人生”怎麼可能過期?因此常嘉法師說這本雜誌,並沒有所謂過期的問題,而是一本很重要的文物資料。

這本雜誌的主題是:病不孤單~傾聽彼此的內心

整本雜誌有很大的篇幅,用來說明,在自己或親友不幸生病時,我們的一個正確觀念,並從宗教信仰、醫療照護、陪伴藝術,以及人物專訪的各個角度,來開導讀者一個正確的觀念,特別適合用在癌症末期病人與家屬身上。

還記得多年前,前總統府資政~孫運璿先生,曾在一支電視廣告中這麼說,他說:疾病,不只是個人痛苦啊, 家人啊,也受累不少。

病不孤獨,沒錯,很多人往往生病時,最怕的就是孤獨,由於病痛只有自己感受得到,在旁陪伴的醫護人員以及家屬,是無法用心去體會,病人所承受的痛楚,去年,外婆不幸因為肝癌病逝在林口長庚,在她短暫卻又看似漫長的住院治療期間,她所承受的痛楚,不要說在旁隨侍在側的媽媽與親友們,心中多麼的不捨,就連我這個曾經在萬芳醫院服務多年的外孫,也只能打起精神,強忍住淚水,故做鎮定的安撫每一位親友,當然,我也盡可能的安慰外婆,要她勇敢面對病魔。

可是隨著癌細胞的擴散迅速,身上感受的痛楚,越來越強烈,外婆雖然強忍著痛楚,絲毫都不願意讓周遭的人,受到她的情緒影響,外婆嘴上的喃喃自語,我可以想像的出來,她正在靠著呼喊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佛號,來壓抑自己身上的痛楚,說也奇怪,聲聲的佛號,似乎比醫護人員注射的嗎啡,還要更加有效。

冥冥之中,宗教的信念,促使修持佛法多年的外婆,及使已經身處在在病魔纏身,痛苦難耐的當下,仍然帶著笑意,面對來醫院探望的親友們,而這樣堅定的信念,即使她停止呼吸的當下,我們每一個親友都能感受到剎那間的佛光普照,以及觀世音菩薩與諸天神佛來醫院病床旁接引外婆開始踏上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路途的靈感。

若要問我對於病不孤單這本人生雜誌,最大的觀感,我想我會就醫療照護這一塊來起筆撰寫這篇心得,畢竟自己在醫院服務多年,臨床的服務經驗,對於這部分人生雜誌所刊載的內容,是否正確,抑或需要補充,再熟悉不過了。

您很難想像,在你我身邊,此時此刻,有很多成千上萬的病人,就在當下,成為癌症末期的患者,中西醫的藥石罔效,群醫的束手無策,如今只能靠著安寧療法來延續病人這苟延殘喘的生命,安寧照顧療法,十幾年前,或許還是個很陌生的醫學名詞,但是隨著潮流,如今大家也漸漸接受了,這個來自西方的醫學護理觀念。

很多人會有錯誤的安寧照顧觀念,以為一旦病人,住進安寧病房,或是被醫師宣判癌症末期,就代表生命走向盡頭,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觀念,安寧緩和照顧醫療,主要是訴求,在病人臨終之前,能事前的規劃,包括身後事的處理、財產的分配、以及癌症末期的整體醫療護理規劃,就像您現在可以選擇在生前,預先立下遺囑,事先規劃往生以後的身後財產分配問題。

您也可以事先簽署臨終放棄急救醫療的同意書,在生命臨終時,免除遭受一切因為醫學臨床上,因為急救措施所帶來的,那些臨終時不必要忍受的身體苦痛,安靜的嚥下最後一口氣。

您更可以在生前就決定往生後,將寶貴的大體捐贈出來,來造福醫學系的學生,作為解剖學、病理學的大體老師,這些都是安寧緩和醫療照顧的其中一環。

很多人也有錯誤的觀念,難道癌症末期的病人,一旦選擇安寧緩和照顧後,就只能乖乖等死嗎?錯,安寧緩和照顧,並非要你等死,而是要讓您更有尊嚴的活下去,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不只是要建立病人,面對死亡的勇氣,同時也提供癌症末期的支持性療法,這其中,雖然常見的,就是針對癌症病人在癌症末期,對於疼痛的忍受度較差,往往需要靠嗎啡等各類麻醉管制藥品來強效止痛,但是,除了靠藥物的輔助以外,其實病人自己的心態,也很重要,因此安寧緩和照護,也會包含精神上的慰藉這一塊,透過宗教的信仰力量,來壓抑內心承受癌症帶來病痛的影響。

而在面對死亡的部分,安寧緩和醫療照護,也在近幾年提倡一個觀念,為身後事預作準備,包含事先簽署臨終放棄醫療急救DNR、器官捐贈移植、大體捐贈教學……等,以及廣為人知的預立遺囑、規劃身後事的處理方式等,這些都是近幾年,在癌症末期病人,所接觸的安寧緩和照護醫療服務中,常常聽到的一些新措施。

其實,不要說癌症末期的病人很痛苦,任何一個因為疾病,需要開刀住院的人,其實都很痛苦,在與病魔纏鬥的過程中,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角力賽,更是一場拉鋸戰,贏的人,可以重獲健康,輸的人,葬送大好生命,在輸贏之間,其實很多普羅大眾都尚未有任何準備,突如其來的疾病與傷痛,往往讓人措手不及,猶如兵敗如山倒。

縱使當前醫療科技逐漸發達,人類的壽命也越來越長壽,但是仍然掩蓋不了,人類終究會面臨生、老、病、死的四大階段,正因為你我都會死,沒有人能例外,早點做好準備與規劃,至少讓自己走的更有尊嚴,更加精彩。

在宗教信仰方面當一個人罹患疾病、傷痛時,心裡的慌亂,往往造成病急亂投醫的亂象,正因為對自己病情的徬徨、無知、惶恐,深怕未知的病理作用,會在一瞬間,造成無法挽回的境界,因此如何讓人在無形之中,定下心來面對自己,或許冥冥之中,藉由宗教的加持,身上的病痛可以暫時被忘卻,甚至激發自體免疫力,進而不藥而癒,這些在醫學臨床上,至今還沒有確切的文獻,足以證明宗教信仰,為何能在人體內誘發反應,甚至足以讓病情好轉,逐漸恢復健康,可見宗教信仰在冥冥之中,所創造的不可思議神蹟。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當自己被醫生宣判,罹患了自己從未聽說過的病症,甚至是很嚴重的症狀診斷時,您是否能當下冷靜、定下心來,好好思考未來的漫長治療路,要如何艱辛的去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

當我們在病床旁邊,看著自己的親人,強忍著身上的痛楚,從口中出來的,不是聲聲的哀嚎,反而是喃喃的佛號,這是多麼需要堅強的意志力,才能呈現的一幅畫面,其實在當下,對於這位病人來說,或許再多的嗎啡等麻醉藥品,已經無法完全抒解身上的痛楚,然而病人自己卻覺得,靠著口鐘聲聲的佛號呼喚,慢慢的病痛減輕了,身體頓時輕盈了許多,心情也不知不覺開朗了起來,這些都是宗教信仰對這位病人的潛移默化。

縱然目前放眼世界,醫學臨床的治療技術與醫藥科技,仍不斷持續進步演化中,但是很可悲的是,再怎樣的先進醫療技術,距離實際運用在自己臨床的病症,還必需要經過漫長的實驗與測試,甚至還要靠政府修法,這些緩不濟急,遠水救不了近火,當下的病痛,只能靠著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的各種醫療措施,甚至是藥物來暫時的抒解,或者是靠著宗教信仰的力量,冥冥中給予精神上的無形慰藉。待續.....

文/唐森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