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源頭,閱讀人間

相片:您曾朝聖嗎?您嚮往朝聖嗎?您不了解朝聖嗎?千萬別錯過《人生》雜誌368期4月號:朝聖,向心中的靈山出發!-----------------------------佛教徒都嚮往到佛法的源頭──印度巡禮聖跡,朝聖的意義為何?當我們決定向聖地出發,該做什麼準備?本期專題,聖嚴法師教我們朝聖前要做的功課;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分享赴印度朝聖所見所聞對佛弟子生命的啟迪與反思。還有聖跡的起源與朝聖形式轉變,接著到印度、中國、西藏、日本、南亞進行一趟朝聖之旅;即使無法親臨聖地,也可透過延伸閱讀來感受朝聖的殊勝。常霖法師分享印度的出家考驗行、旅遊作家邱常梵隨藏民轉神山深入密境、專業導遊葉聰明帶團朝聖日本的經驗談、學僧演禪法師出家前的日本打工渡假朝聖之旅,不同的聖地,不同的感悟,相同的是憶念佛、法、僧三寶,以及見賢思齊之心。「人生行旅」,分享左菁華用生命菁華演繹的菩薩人生。現代法師法務繁忙,要處理日常作務、帶禪修……難道出家法師全年無休嗎?且聽「西洋僧New Talk」常聞法師怎麼說。阿難與摩登伽女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這也是《楞嚴經》的啟教因緣,「楞嚴導讀」看佛陀如何解救阿難的摩登伽難。【本期專題】朝聖,向心中的靈山出發巡禮聖跡,走向內在旅程【觀念篇】聖嚴法師:朝聖前,必做的功課悟因法師:聖地旅行,閱讀人間【歷史篇】朝聖,追尋覺者的足跡聖地起源與朝聖形式轉變【行腳篇】一步一如來,坐遊佛教聖地印度、尼泊爾、中國、西藏、日本、南亞 【創作篇】尋找生命的靈山【分享篇】釋常霖 佛在心中,處處是聖地 邱常梵 極密聖境,加緊精進修行腳步 葉聰明 帶團朝聖,清淨心與佛同行 釋演禪 打工朝聖,堅定出家路 BOX:如何巡禮佛教聖地?朝山的方法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4&ClassType=1&CommId=5826印度是佛陀的誕生地,也是悟因法師探索佛法源頭的聖地,每次到印度,都有再度回到故鄉的親切歡喜。法師更鼓勵佛教徒發願到印度朝聖,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認識經典以外的印度,親身感受存在日常生活裡的佛法脈搏。

■ 悟因法師(香光尼僧團方丈)
印度是佛陀的故鄉,佛教的發祥地,事實上我們是心中先有佛,才到印度巡禮佛陀的聖跡。1996年,我首次到印度,到現在已不下十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體會。尤其是從漢傳佛教的制度、戒律和生活方式,對照印度民間生活百態,心中得出許多領悟,也看得百感交集。

站在佛陀曾經踏足的歷史現場,眼前的印度,不斷令我反思與反省。都會區中,有現代化建築,高速公路和飛機;放眼鄉間,有滿地的泥濘,骨瘦如柴的乞丐;社會裡存在階級嚴明的四姓制度。我的思緒在二千五百年的時空之間來回穿梭,想著用怎樣的角度來看印度?

以往我們用漢傳佛教的經驗和思惟,從經典裡認識佛教,佛陀的教法是平面的。到印度,追尋佛陀弘化的足跡,接觸當地的民間宗教、文化、地理、歷史背景和社會生活,佛陀的教法一一變得立體了。

讀出自己的印度
佛陀在人間弘化四十五年,足跡橫跨恆河兩岸。從菩提伽耶開始,是印度的農墾區,居民生活窮困,一路都有人行乞。佛陀選擇在這樣的地方弘法,他的教導如此貼近我們的生命。所以到了印度,要四處看看,就像到印度讀書,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閱讀印度實際的世界。

尋道之旅,有幾個必定去的地方,如藍毘尼園、菩提伽耶、靈鷲山、毘舍離、拘尸那羅、那爛陀等。但是,這些地方大多是斷垣殘壁。當我們閱讀經典以後,再觸摸那裡的磚、石、樹木,每個人還會帶入自己的情感,讀著我們自己的鹿野苑、舍衛國、毘舍離……

在菩提伽耶,大家喜歡拜佛、打坐、經行,赤腳感受地上的冰涼。我看著菩提樹的枝椏,陽光從樹枝間篩下來,有時風吹,有時落下雨來,那裡是世界上佛陀成道的唯一場域,心中格外感動。

佛陀成道以後,從菩提伽耶走到鹿野苑。這一趟路搭乘巴士,也要六個多小時。在鹿野苑,佛陀向五比丘宣說「四聖諦」,這是佛陀第一次說法,人間的諸多困惑從此有了解答。

當我們到佛陀出生地藍毘尼園,觸摸當地的磚石,仰望晴朗的天空,迎面的微風,自古就這樣一直吹著。這就是佛陀出生的世間,與我們的世界沒有兩樣。佛陀出生在人間,在人間成佛,我們也可以。

在毘舍離,八十歲的佛陀結束最後一次雨安居,預備前往拘尸那羅入涅槃;在城門外,佛陀轉身迴望毘舍離城,這一眼凝望一定令人印象深刻。閱讀經典,體會佛陀的心,更要發願隨佛修行,體會像佛陀一樣的解脫自在。

恆河畔的生與死
相片:「善終不是理所當然的!機會是給已準備好的人!」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醫師曾在演講中提醒。如何為生命的善終做準備?一起來參考惠敏法師的善終計畫,祈願一切有情早做準備,生死自在,無有怖畏。----------------------退休‧善終?■ 釋惠敏(法鼓佛教學院校長)76歲善終?!38年的人生回饋年資近來,我在整理國史館佛教人物口述歷史之關於我的訪談稿時,發現我在出家前之學習時間(1954~1979年,1~25歲)與出家後之學習時間(1979~1992年,25~38歲):包含西蓮淨苑三年的僧團學習、中華佛學研究所的三年時期、日本東京大學之六年留學,合計受到家庭父母、學校師長、社會大眾所護持的時間大約有三十八年之久。雖然可以扣除二年的空軍預備軍官司藥官邸服役時間,不過若要回饋或回報,因為我的工作質量不佳,至少也是需要有三十八年的人生回饋年資,才能平衡。若扣除已經二十二年工作年資,大約還需要奉獻十六年才能回饋圓滿,屆時七十六歲、西元2030年。如此,我或許需要修改發表於《人生》雜誌276期的拙文〈Huimin2525︰我的生命密碼〉(2006年8月,後收載於《當牛頓遇到佛陀》)所預估的死亡年份2025年(71歲)。原先我想用huimin2025做為網路名稱,因為可以經常提醒佛教「諸行無常」之法義與修「念死」之法門,倒數計算自己的生命長度。進一步,又想到︰直接用2025,太明顯,不好玩,應編做密碼,跟上最近各種所謂「密碼」的潮流。於是,將huimin2025抽出25(因為2025年常被簡寫為’25),然後重複,成為我的生命密碼huimin2525。不過,若從2025年(71歲)修改為2030年(76歲),似乎也是方便記憶的數字,或許才能回饋圓滿。對於「善終」,敝人於《人生》雜誌〈生命細胞之生死觀:善終的多樣性〉(2011年3月,後收載於《校長的三笑因緣》)的拙文中提到:若參考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對於癌末病人善終評估五項指標(1996年),包括「了解死之將至」、「心平氣和接受」、「後事交代安排」、「時間恰當性(病人與家屬都有做好準備)」和「去世前三天舒適性」;並且以不含活細胞所組成的「心材」、哺乳動物之紅血球與皮膚角質層、或者「細胞自戕」等各種「善終」現象為例,或許可以讓我們體悟生命細胞之生死的兩面性:「雖生而不長存」、「雖死而有用、長存」。因為萬事萬物因「利用」而產生價值與「意義」,這或許也是印度梵文artha意味:目標、用途、利益、意義等多重含義的思惟理路。安寧器捐,山海隨緣,網路告別,一善紀念對於如何準備善終的議題?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醫師於2012年4月在法鼓山演講「從現代醫學看生死:如何預防病人與家屬受苦」中提到:「善終不是理所當然的!機會是給已準備好的人!」特別是每個人應該要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避免生命末期執行無效醫療。因為從1960年代,以心肺復甦術(CPR)搶救因溺水、電擊、車禍、心臟病發作等急性心肺功能停止的病人,之後隨著醫學的發達,各種急救技術與維生器材的施用成為醫療的標準作業程序,乃至用於慢性之「末期病人」,如癌症末期、心、肺、肝、腎或腦功能嚴重器官衰竭的病人、運動神經元萎縮末期的病人,由於法律顧慮、家屬不捨、或溝通不足,成為醫院對所有病人之「死亡前的儀式或死亡套餐」;縱使能用CPR救回心臟暫時的跳動,只有受盡CPR折磨,延長死亡過程而已。因此,我於2012年5月於雲端筆記本Evernote記錄:「安寧器捐,山海隨緣,網路告別,一善紀念」做為我善終的準備。因為我幾年前已經簽署了「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與「器官捐贈同意書」並加註於全民健保憑證內。遺體火化之後,隨緣採取植葬或海葬,方便即可。不發訃聞、不需辦告別儀式,需要紀念的話,在我的網路社群(facebook或google+等)上,記錄隨緣行一善於世間即可。希望我的生命的善終計畫可以與人生的退休計畫一樣,做最好的準備,有最壞的估算。我也希望我的親友、師長、乃至一切有情早做準備,生死自在,無有怖畏。(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68期「人生新視界」專欄)(圖為尼泊爾藍毘尼園內的「永久和平之火」,葉青霖攝)佛陀一直在恆河兩岸弘法,恆河沙隨手可得,讀佛經時,我們常常讀到佛陀以恆河沙為喻,代表數不盡的數量。一顆顆微細的沙子,看來再平常不過,卻是佛陀教化眾生最好的教材,蘊含深廣的教義,如同佛陀的教法俯拾皆是,在在是能碰觸到的、感覺到的人事物,從來沒離開眾生的日常生活。

印度人傳說恆河是濕婆神的頭髮,河水從喜馬拉雅山上流下來,碰觸恆河水,據說可以生天,清晨就有男女老幼到河邊淨身,印度教徒站在河中三起三湧,在日初時對著太陽朝拜。禮拜結束後,順便提水回家供養神明,供全家人飲用。

恆河邊還有許多修行者,一大早大家排列在河邊,誦經、祭拜、事火、打坐、練瑜伽,做著各宗各派的修行,有全身赤裸的裸形外道,有的蓄髮、塗灰、抹紅,景觀非常多。印度人死後,也把身體交給恆河,縮衣節食買木材來火化,火化後將灰燼推往河中。一條恆河既是現實世界,也超越現實世界。

人都有生老病死,佛陀入滅後,遺體也是用油和布包裹著,再以木材火化。在恆河岸,我才發現我們一直受著儒家的思想文化影響,只關懷生命歷程的一小部分,認為「未知生,焉知死」,以為死亡是「四大皆空」,講求精神面,卻沒有真正落實在生活面上。看到印度人如此慎重處理死亡,雖然在儒家的文化看來不可理喻,然而這是印度的宗教信仰,文化貴在相互尊重。

聖地的神聖之處
相片:朝聖看似旅行,但是朝聖跟觀光的心態可不同呢!聖地究竟要怎麼朝,才能真正以信仰浸潤生命?--------如何巡禮佛教聖地?許多佛教徒都期望,一生至少能到佛教聖地朝禮一次。參訪佛教聖地,應該抱持怎樣的心情?而巡禮聖地又有怎樣的功德呢?經常帶領弟子到印度朝聖的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在聖跡地點必定帶領大眾誦經唱讚、朝山、甚至受戒、迴向;佛學教授楊郁文帶領學生前往印度聖地時,也一定把握時間在現場誦讀、講解相關經典。大部分的佛教徒前往聖地時,也多少會將自己修持的法門現場實修用功一番。與外教徒的朝聖相比,佛教徒顯然是重視聖地但不狂熱,重於在聖地的修行,而不是落在儀式信仰上。這與佛教是理性的宗教,講究淨信、證淨,而非教導信眾盲目崇拜的特質,是一致的。《長阿含‧遊行經》有這樣的記載:佛告阿難:「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這段經文的結語:「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意思是除了得到出世間道果的聖者之外,其他人往生後都可生到善趣的天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8也提到:「若能於此四處或自親禮,或遙致敬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心者,命終之後必得生天。」想要得到巡禮聖地的功德,該怎麼做?經中所謂「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正是在聖地修行的方法。佛陀時代就有隨念三寶可以入道的方便法門,如《雜阿含經》中佛陀曾教導比丘「若於空閑、樹下、空舍,而生恐怖心驚毛豎者,當念如來:如來、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彼當念時,恐怖即除。」可見,「念佛法僧」、「念佛」的行法,具有安定內心、除憂怖的作用。印順法師在《華雨集》曾說,憶念三寶六(隨)念法門,是以信為先導的方便。「說到念(smṛti),是憶念,明記不忘,是修行、特別是修習定慧所必要的。依『念』的專心憶念,能趣入定境, 所以說『念為定依』(依定才能發慧)。」印順法師進一步說明:「六念的修習:繫念三寶而信心清淨,如昏夜的明燈,荒漠中發見甘泉一樣,內心清淨,充滿了幸福、平安的充實感。憶念(重自利的)所持的戒行清淨,憶念(重利他的)如法施捨的功德。有信心,有善行,無論是成為預流(聖者),或還是凡夫,都會上升天國,享受福樂。」依據這樣的修行脈絡,到聖地巡禮,與佛世所傳的憶念三寶得生天界,得入定發慧的法門是一致的。所以,在聖地要修持憶念三寶等法門,達到「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才能有「死皆生天」的功德。而巡禮祖師叢林,甚至塔廟、寺院,也都有同樣的功德。(梁金滿)※圖為佛陀成道處「菩提伽耶」。(邱常梵攝)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68期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4&ClassType=1&CommId=5826紀念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大塔外,塔的正前方豎立一座石碑,用英文和梵文寫著:「人不因出生而尊貴,人因行為而尊貴;人不因出生而卑賤,人因行為而卑賤。」這是佛陀成道後對全世界的宣言,指出「人人皆可成佛」的努力方向。

朝聖,「聖」在哪裡?還是回到佛陀向全世界的宣示,回到每個人的善行,對人的悲心,對人的耐性、尊重,對社會的奉獻。親自到印度,就會有這些領會。

我常對居士說,要想教育孩子,不要到歐美,要到印度。印度到現在還存在種姓階級,職業世襲,由婆羅門掌握宗教、知識和階級的權力;女性的地位更是在階級以外,不被尊重;佛陀當年就允諾比丘尼出家、修道,成立比丘尼僧團;何等智慧見地!如今在印度本土,所看到的都是從國外去的比丘尼。反觀臺灣的社會,無論性別,每個人都有奉獻自己能力的機會,更當尊重自己的生命,感恩有這麼安全的環境,這是人行善法,由大家共同創造的「神聖」。

在印度朝聖,要具備的是什麼?要有知識、道心、關懷、抉擇的能力,要用心思惟什麼是真正的死亡。自增上,法增上,世間增上;自依止,法依止,不異依止。我們有道心,用功修行,終究會回饋到自己身上,回饋到世間,佛陀的教法也因而繼續流傳世間。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68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