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止息觀心‧珍惜當下

來到法鼓山參加禪訓課程,是一個很巧妙的因緣所致。今年的我,不管是在心靈或者生活上,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而參與了五月的初級禪訓班課程後,忽然有了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活在當下是多麼的美好;原來,單純的享受呼吸,是多麼的甜美。

因此,得知中山精舍八月份將舉辦齋明寺戶外禪的訊息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向精舍的師姐們報名參加。但在參加活動的前一天,不巧多年胃潰瘍的舊疾又發作,因深知禪修能帶來心靈平靜的力量,當日仍依約前往期待已久的齋明寺古剎禪修之旅。

齋明寺與我想像中的百年古剎相差甚多,經由專業導覽人員的說明,才知道原來這樣三合院的風貌,是因早期為齋教寺廟,日據時代歸化成為日本曹洞宗在台寺廟,近日回歸漢傳禪宗,法鼓山接管之後,仍保留著早期信眾在家持齋修道的風貌。

寺廟後院的禪堂則以「清水混泥土」的建築方法建造而成,此為日籍建築師安藤忠雄式的建築方法,將水泥原本的顏色裸露在外,如此樸素的外表,更顯得佛寺禪堂的莊嚴。而禪堂前更有一株一百六十年樟樹,默默見證著這百年古剎的時光流轉。

這一次的戶外禪,除了介紹齋明寺之外,法師也帶領我們禪坐與托水缽。之前在初級禪訓班中所學的禪坐方式為數息法,這個方法著實能夠讓意念紛飛的我很快就能心定。此次法師教導我們的方法則是「觀聲音」,要聽所有的聲音,卻不能有分別;既不能給予聲音名字,也不能給予評價。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體驗,練習的過程中讓我更加意識到,自己真是肉身凡人,在「不著相」的功夫上還有很長的路要練習,同時因舊疾發作之故,也很難從腹痛的煎熬中,將注意力轉移到「觀聲音」的法門上。

至於托水缽這個看似簡單的活動,要將裝滿水的碗,從出發開始一滴不漏地完整走完全程,卻是需要十足的靜心與專注才做得到。托水缽的路程雖然短短兩百公尺左右,卻再次地考驗著我這顆被世俗雜事「塵物經心」的心靈,是否能夠完全專注於目前的事物上。

這次的參加齋明寺戶外禪,對我來說即是一場心靈上的洗滌,能夠看清自己,也更了解自己;同時也唯有如實的看待自己的狀況,才能將自我的執著放下。我也期待自己能真正的解脫煩惱,時時刻刻做到「放鬆」,而心安即是平安,平安才能生智慧。我期許自己真正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並與大家共勉之。

文/鄭嘉惠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