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留言!

作業題目:

 1.戒定慧三學是佛教指導人類從煩惱生死獲得解脫的方法,請詳細解釋何謂三學?您有哪些修行三學的具體心得?今後您如何準備進修此三學?

2.何謂發菩提心?為何要發菩提心?

 

答: 戒定慧三學:

戒: 無漏的戒學是規範身口行為,使心清淨的方法。應該做的必須做,不應該做的,不能做,增加生死與煩惱的種種的業不能做。有助於出離三界生死的功德,是應該做的。

定: 是指心不隨處、隨時的攀緣。我們的心不安定,很容易被環境中的人、事、物影響而造業,若能不隨之起舞,這就是修定。此時我們對自己會知道得更清楚,煩惱也會減少一些,就能與慧相應。

慧: 無漏的慧學是讓我們如實體悟清淨智慧的自我訓練方法。透過慧學的訓練能讓我們展開清徹的洞察力,照見世間的真相,也就是無常、無我與惟有涅盤才是真正自在境界的真相。

清靜智慧又稱為般若的智慧,是如實體證緣起自性空的中道正見,持戒與修定都必須與般若相應才能獲得解脫,否則持戒只能獲得人天的善報,修定只能獲得生天的果報,而不會成為解脫的無漏業因。

個人初學佛法時,不理解為何需那麼多修行的戒律,經由不斷的看佛書後,發現戒律根本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戒除自己的貪、嗔、癡、曼、疑,避免自己造各種業,以避免將來無法承受各種的果報,「佛畏因,眾生畏果」,為免將來承受無法承受的果報,為斬斷六道輪迴的鎖鏈,我非常認同戒律,甚至認為那些戒律都是應該的。然在世間道生活,有時無法避免犯戒,如殺蟑螂、打方便妄語、無意識的偷竊(如:未告知他人即使用他人的筆)、、、等等,然心心念念告訴自己非必要不殺、、、等等,盡量洞察自己的起念,不犯戒,並多參加法會懺悔無心或管不住心所造的惡業及超渡被我無意殺害的眾生。

另一方面,將讀佛法書,視為學佛修行的重要功課,藉佛法書不斷的燻習心性,滅除心中的煩惱與三毒。自己常為周遭一些事起心動念,被環境牽動自己的心。然學佛即是難行而行,才是真修行。我常聽一些人說:「沒辦法,我就是這樣,很難改的。」因此常告知自己,人本就帶一些累世的習氣來人世間,為何要修行,就是趁「心明了」時趕快修,因此當我起心動念,心被環境所轉時,我心裡幾乎都會有一個念頭升起,誰在生氣?為何生氣?需要生氣嗎?往往都能將心安下來。

然很慚愧,有時還是被外境的人、事、物而激怒,事後都有「瞋心一起,火燒功德林的懊惱」,也深覺得廣欽老和尚說的對「當自己發怒時,就是自己的修行不夠」,也深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修行破功了!很懊惱與懺悔。

因此自己不斷告訴自己,難道要浪費這一世難得因緣,再將這些習氣帶到下一世去嗎?我有把握下一世再為人?有機會聽聞佛法而修行嗎?雖然有時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不對,然還是無法避免遏止一些惡念的興起,定力真的是最難修的!!不過我採取每天唸經的定課,時時記住我曾發的願「眾生無邊誓願斷、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往這個目標邁進就對了!!

其實修習戒、定與「慧」息息相關,必須先有對佛法的正知見的因果觀、因緣觀與無常觀認同與堅定的奉行,如此才能心悅誠服的守戒,修定也較有成果,否則縱使坐破蒲團,業境現前,照樣貪、嗔、癡全來,煩惱仍不斷,則戒與定皆無施行的著力點。因此,需從”慧”的部份下功夫,這須由多讀佛法書,了透人生三世的真面目,並將佛法應用於生活上,使身口意對應到三世因果觀、十方皆無因緣觀與無常觀,煩惱自然不存在,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然知易行難,這不知要到幾劫才能做到。我是凡夫,然「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要把握這難得的因緣,人成及佛成,佛理是妙法真理,因此去改去做就對了。

因此戒定慧三無漏學須一起修,方能在修行的路上,真正用的上力。而在修戒、定、慧的前提應先發菩提心。

 

2.答:發菩提心---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學佛無論那一種宗派,都必須發無上菩提心,那是修行的方向。發菩提心是由人成佛的首要條件。發菩提心,則不厭離世間,在世間懷出離心。簡單說即我們要發學習佛陀成佛的願心,就是要學習與佛一樣有智慧、有慈悲。

菩提心是指為眾生不為自己,不發菩提心就沒有目標。一般所講的菩提心,就是四弘四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修學佛法,是為自己斷煩惱,也是為幫助他人斷煩惱,即自利利人,就是行菩薩行、菩薩道。當完成菩薩行時,就能成佛了。

由佛陀的故事可知,佛陀為救眾生曾經在一世,割肉餵鷹,又曾經在一世為救一群宮女,答應讓歌利王一塊塊肉割下。證悟後,世尊不只自己斷煩惱,並為斷眾生煩惱,沒進涅盤,而講經49年,其目的即是行菩薩道與菩薩行,他的念頭已沒自己,心心念念只有「如何度脫眾生斷除煩惱,脫離六道輪迴」。

佛是具足慈悲與智慧的覺者,成佛一定要先救濟眾生、利益有情,也就是行菩薩道,阿彌陀佛是因發了成孰眾生’莊嚴國土的大願,所以成佛。因此,佛陀不是成佛才有度眾生的心,是因他有度眾生的慈悲心才成佛的。

菩提心的具體實行,即我們須在生活中實踐六波羅密與四攝。

「度」是到彼岸,從生死煩惱的此岸,度到解脫涅盤寂靜的彼岸,自度也度他人。

六波羅蜜:

(1)布施:法施、財施與無畏施。施時,沒有施的感覺,因為眾生是你,你是眾生,何有布施,何況什麼是我們的?

(2)持戒:要努力的持不殺戒(殺蚊、蟑螂等等),這對我而言是較難的,因我有點潔癖,不過我很努力在守戒。

(3)忍辱:我是一個是非黑白很清楚的人,有時對於不公義的事,我常會仗義直言,若發生在我身上,我更不能忍。然學習佛法後,發現人的可憐與可悲,弄權、顛倒是非、爭功諉過只為一時的名利,不了解「凡事帶不走,只有業隨身」的道理,繼續造業與六道輪迴真是可憐。我現在採取的方式是,能說就說,不能說就離開吧!較能忍了!

(4)精進: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精進的人,每次看到一些菩薩認真的做義工、念佛號、參加法會,就覺得自己很慚愧,而且無常何時來不知,未來世還有福報學佛嗎? 想到這就很害怕,因此現在每天給自己一些定課。

(5)禪定: 當念頭起時,皆會告訴自己,回到當下,然念頭還是起,因此就是這樣來來回回,這似乎是最難的。

(6)般若: 這就更難了!只要不愚癡就阿彌陀佛了!然我想,透過不斷的觀看佛法書,並以上面五波羅密去如實學習,縱使此世不能具有般若智慧,未來劫以後應該會具有,則自然佛成矣。

四攝: 布施、愛語、利行與同事。是菩薩攝受眾生,令其升起親愛之心,願意依附菩薩受道,引入佛道,以致開悟的的四種方法。

愛語:對眾生有益的話。說話的態度要懇切,表情親切和善,話語婉轉柔軟。說話的內容要有啟發性與正面性,讓人覺得凡事有希望與盼望,且多鼓勵代替責罵。

利行: 從事利益眾生之行,並引導眾生做有益的事,然須以對方的立場考量與設想,不可一昧站在自己的立場,如此有時會讓對方起對立與反感,遑論接引對方學佛與行菩薩道。

同事:透過與眾生做相同的事,而充分了解對方的狀況,如此才能以同理心與感同身受的陪伴,進而隨機教化。這也是行四攝法的前行。

文/常臻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