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因為身體因素,不外出應酬,上班也少與同事互動,下班就窩在家中少出門,每日話不多,與人接觸又不多,在此情形下,要論優缺點,實在困難,倒是在此之前,缺點一大堆,既然如此,今天就來翻翻舊帳吧!
缺點一:講話太直,自以為是如意,其實傷人不自知。
二:個性太急,話說不到三句,音調就上揚,讓人聽得不舒服,以為在生氣。
三: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發怒,踢東西亂吼亂叫是常事。
四:拿髒話當口頭禪。
五:抽菸、打牌、喝酒樣樣來。
六:完全的自我,自己認為對就是對,完全不聽人解釋。
七:菸蒂亂丟,對小動物沒愛心。
八:言語粗俗,對人沒禮貌。
九:作息不定,晚上一、二點,甚至三、四點才睡是常事。
十:自私自利,不理別人感受。
改善:在佛法薰習下,缺點三、四、五、七、八、九皆已修正,至於其他,雖有進步,但仍無法完全去除,往後將秉持禪宗祖師大德所言:「當我們用修行方法來檢查自己的心時,就可以發現在每個起心動念之間,處處都是錯的,真正想對、做對的事情其實很少。因為錯誤和正確其實只是大小程度的深淺之分而已,世上並沒有絕對正確的事。因此,身為一個佛教徒,不僅要反省自己的言語、身體的行為,即便是起心動念之間,也要清清楚楚的覺察。例如: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會不會傷害人?如果想要幫助人,也要問一問幫助得夠不夠,是不是恰到好處?有了自知之明,知道問題所在之後,才能加以改善。」
至於優點,就不敢提了,因為聖嚴師父曾開示:「印光大師自好為『常慚愧僧』。一位人人都認為缺點很少,足以為模範的高僧,仍然覺得自己經常犯錯而感到慚愧,所以,我們對於老師、朋友,乃至於全體眾生,都應該經常懷著慚愧心。」
文/林春輝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