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誦經典 當願眾生 得總持門 攝一切法

梵音海潮音,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沉浸在其中的寧靜與安詳。喜歡唱誦,更愛入經藏的法器,但不了解梵唄的功用之緣起,經法師推薦上四堂充實自我的課程---修行在梵唄,內容是梵唄與修行、朝暮課誦、經懺佛事等等,感恩法師讓我們更瞭解佛法而更精進。

法器是佛殿上的龍天眼目,具有報時、集眾、警策、供養、莊嚴道場等功能,所以執持與敲擊皆須如法、合儀,令大眾生歡喜心。有此殊勝因緣加入法器組,我以歡喜心、恭敬心來學法、護法,並由念佛共修、敲地鐘、藥師法會及地藏法會執鐺、鈳子等法器,領悟到心亂,手即亂,進而達到手動心靜,一心不亂,不起煩惱。

梵唄的清淨法音,除了讚嘆諸佛菩薩的無量功德、護持三寶外,更是凝聚修心、攝心,以至安頓心靈的大補帖。而梵唄修行也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由此讓我學習到以圓融的處事態度及柔軟的心來澄慮靜思。同時,我也從法器梵唄中學習到如禮行儀,更在法會共修中滋長菩提心和感恩心,過程中,身心的融合、彼此間的默契,在在都需要和諧及包容與無私的心來圓滿、圓緣。

雖然,每每參加莊嚴殊勝的法會中,無論執法器與否,總是莫名的淚流滿面,更觸動內心深處的痛處而不能自已,不知所云?不知何因?祇能以前世因果來論定,為此,我努力的拜懺,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反省深思身、口、意三業,更精進拜佛、發願,祈求佛菩薩慈悲能啟發我宿世的善根種子,增長慧命。

師父曾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我期待以法入心,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大家一起同在梵唄中修行。

文/鄭果甦菩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鼓山中山精舍 的頭像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