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書院想留下什麼樣的遺產佳惠後人?

給誰?從現在起要如何做?


人生的旅程可分為好幾個階段,譬若求學期、就業期、退休期、養老期等等,每個人在這些階段的境遇會全然不同,想留下(最後)什麼樣的遺產也會全然不同,多少人忘了、來不及想留下什麼樣的遺產就走了,一了百了,給後人一陣錯鍔,更帶給後代子女爭產糾紛,案例層出不窮,譬如台塑集團王永慶案等,我想王永慶留下千億財產外,最重要的應該是王永慶(經營之神)的精神及意志,這才是最珍貴地,這才是永恆地。

談起自己在這世上有什麼遺產,應該分為二部分來說明,一部分是硬體方面,另一部分是軟體,前者是我窮極畢生辛苦所有之動產、不動產,絕對不在有生之年過繼給子女,而會預立一分配的遺囑,曲分四等分,其中辛苦老婆四分之一,兒子女兒平分四分之一,而餘二分之一則捐出做社會公益(會有這個念頭,完全是二年前進入法鼓山體系,受到聖嚴師父的精神感召,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及自我在總本山擔任義工親身體驗,我立誓成為有福又快樂的人)。

其次,另一部分是軟體的遺產,那就是我自小在艱困的環境,受盡各種滄桑、折磨、歷練,從一窮郷僻壤的郷下小伙子,靠著不放棄、堅苦卓絕的毅力,才能在警界擔任要職,為偌多的民眾服務,為國家儘一點棉薄之力。這種精神及內涵才是彌足珍貴,我對我兒子及女兒從小就以此要求、訓練他們,做個堂堂正正,抬頭挺胸的好公民,尤其對社會公益,更要不遺餘力的付出,繼續我為善的志業而努力。

  文/陳輝海菩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鼓山中山精舍 的頭像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