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見五蘊皆空1.佛家的概念2.代表構成「人」之生命的五個要素
我:由五蘊組合,結構而成,就如同積木堆出來的我
(生理 物質)色:(1)四大地(固體的)、水(流體的)、火(熱量熱能)、風(氣體的)
(2)六根/入:眼耳鼻舌身意
(心理 精神)受:納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捨受)
想:觀念、思考、想法、推敲
行:「持續不住的轉變」運行不已、轉變不止
識:認知系統
※受、想、行,三者都是變化無常的
《金剛經》一合相特質(1)獨存(2)永恆不變(3)主宰
相→有
性→空
→本質是因緣和合
※識蘊
1.原始佛法,只談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2.大乘佛法(唯識):更深細地區分出第七意識及第八意識
(1)眼、耳、鼻、舌、身五識必定是與外緣、外境接觸後產生的
(2)此五識不能單獨產生任何功能,必須與第六識相合,才能產生作用,
故共同稱為「前六識」
第六識兩種功能:
A.:五俱意識:隨前五根運作
B.獨頭意識:具有單獨運作能力
●夢中●精神上妄想●定中(收攝六根,行蘊仍在運作、流動)
第七意識:執取
第八意識為「我」
1.第八意識(藏識、阿賴耶識):收藏著一切業(造作後,行為結束,但會產生作用力)的種子
2.種子因緣(因)成熟就會「現前」(果),而現前同時又造業,新的業(因)又儲存進去......
3.所以第八意識的種子,永遠是在變動中(內容在變,質與量皆在變)
.※
1.前五識和第八識是中性的
第六、第七意識:因中轉、而前五識和第八識是果上圓
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意思是:要以觀自在菩薩一般清明、深湛、具有同樣高度與深度的智慧,來逐一地觀察、分析、檢視,以及體驗構成我們生命,構成我們的宇宙、世界的這五個要素。
觀察我們的生命,由「五蘊」組合、結構而成,少一項,生命即不存在。但五蘊本身不離於「緣起法則」,皆依著時空的因緣不住變化、組合,並沒有自性。因此,生命現象是虛而不實的,是暫時,而非永恆的
檢視「五蘊」本身:
色蘊─凡構成我們身體的物質,皆不離於「色蘊」,而身體本身恆常於新陳代謝中,
變化不已。
受蘊─本質就是「短暫、變動、游移」,,即使是非常深刻的苦受,它的程度也將在
時光中有所變化,有所消長。
想蘊─人的想法,思考的角度、方向、深度,也會隨著時空環境不同而蛻變,所以依
樣了無自性
行蘊─「受」「想」皆含有「行」的成分和功能,因為「行蘊」的特質,即是「持續
不住的轉變」,所以其本身即可無常、不恆持,不缺乏自性的。
識蘊─前五識必須與第六識相合,才能產生作用,而第六識的分別,也會受環境、情
境的影響,而流動不已,遞變不止;即使第八意識為「藏識」,看似不變,其
實它的內容(業的種子),質與量隨時在變,也是無自性的。
「空」:「空」不是沒有,「空」指的是無自性,也就是說
1.不是恆常不變的2.不是單獨存在的3.不是可主宰的
※觀自在菩薩以甚深的般若空慧,隨時照見,自身的五蘊所成我是空,眾身的五蘊所成我亦無一不空,亦助眾生照見五蘊皆空,能度一切苦厄。
《心經》中的時空觀:
(一)從空間上看
生理)→ (物理) →(心理)
眼 → 色 →眼識
耳 → 聲 →耳識
鼻 → 香 →鼻識
舌 → 味 →舌識
身 → 觸 →身識
意 →法(符號觀念)→意識
(六根) (六塵) (六識)
→十八界→沒有一個實際的我
從時間(十二因緣)上看:(三世二重因緣)
未來→老死、生~(苦)→有(再造業)~(業)→取(執取)
現在→愛(不喜歡 喜歡)~(惑)→受、觸、六入(根)、名色、識~(苦)
過去(無量世) →行(造業)~(業)→無明~(惑)
修行從“愛”斷,停留在“受”,以(佛法觀念~空慧)轉無明→明
文/陳美玉 菩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