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書院  在日常生活中練習「五蘊是空、離一切苦」
五蘊指色、受、想、行、識,觀此五項生成乃因為因緣生而有,其自性本無常性,無實在性、恆常性,由此知見,於我日常中,如何運用得離一切苦。
就從我在課程中學到「五蘊」這個知見為例子:
色:看到五蘊這個名詞在書本中,它是二個印刷字,它是一個物質實體。
受:第一個感受是疑惑,再由聽力耳根得到解釋後的感受是喜悅又好奇。
想:依於好奇,思考著這個觀念,對我何益﹖如何應用﹖
行:於是觀察力展現在生活中,機會來時,把握觀照自己的反應有何不同於未學前。
於是機會來了,樓上的地板活動很活動很活躍,大人小孩都常提醒我們,他們的存在,天花板偶不時的傳來腦人的噪音,曾經誠心客氣的拜託,還是會有這些狀況。突然有
一天,我意識到自己的心情怎能掌握在別人腳上﹖但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想法﹖才能自己心、自在呢﹖
曾經學過一個觀念,「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所有你付出去的,全部會回到你自己身上」,於是我就想「樓上的人都是我親愛的人,我的心肝寶貝」,當我打從心底這麼相信
時,他們再發出聲音,好像不再那麼生氣、難過、煩厭,這個效果我自己都嚇一跳。可見這個「受」的無常性,所以我可以改變成我內心舒適喜悅。多麼好﹗我們不能掌握
外在色相的因緣,卻可以掌握我們自己的受、想。受、想、隨著我們的知見、修養有不同的變化,在此反而是運用它的無常性(註二),調整到自己喜歡、喜悅的感受,甚
至是超過喜歡、煩惱,看清這些無定性、無可著的,不必花費自己的心力去沉浸其中,只是輕鬆停留在不喜不惡的感受。在意識中存有的,只是讓事情來去,不再加諸自己
額外的情緒、愛惡種種。如此,一生中不斷去累進這樣的經驗,正向循環的思考習慣,如實觀照,不加諸「我」的種種幻象(註一)。也許有一天可以讓自己習慣,安住在這樣
的狀態,說不定眞有離一切苦的機會。

文/黃珮琳菩薩

註一;縱使眼前自心修養成度還達不到如實觀照,起碼運用自己的「想」,如文中舉例,引導自己心平衡、愉悅,這是階段性的作法,練習所學到的正知見。
註二;此無常性即是指其變化無常的有,是依因緣和合而有,當因緣條件消失,則無。忽而有,忽而無,故說它的無實在性、無能、無自生、自存、恆常,所以用「空」來看
待。所以說「五蘊是空」。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