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50174 (1).jpg      四眾佛子共勉語

練習處理事情運用智慧與慈悲過程與結果。

我家師兄一直是鬱鬱寡歡,有時勸導他,也不見效,常常愁眉不展,最近又正好退休,更常看到他憂鬱的眼神,還是要想辦法再開導他。於是找到適當的時機,先說明我退休後的心情,全部的重心放在家裡,包括整理、做一些改變,其他家族的事,他也都一起參與,現在孩子也長大了,家庭和樂,安排做義工、或上課,知足也很感恩,每天心情愉悅。

他也說明不快樂是因自責,把過敏或其他疾病遺傳給小孩,造成一些嚴重的後果,因也沒法改變了,所以自責了十來年,一直沒辦法開心。

我再提醒人生無常,退休後的時日也不多了,更要珍惜,孩子也可獨立,會自己去面對,家人多希望看到他快樂,不要去為他們太擔心了,應開開心心的過日子。結果:偶爾看到他有些笑容,但終究這是他這麼多年來心裡的苦,不是一下能放下的,我還是要多關心他,慢慢分散他的注意力。

文/健康 菩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鼓山中山精舍 的頭像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