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50174 (1).jpg生活中運用因果、因緣觀的實例

把握當下、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著。在法鼓山參加禪七是一種非常法喜的修行方式。但參加禪七在報名前,我都有非常多的因素難以決定是否報名,以工作而言就充滿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在錄取後無法順利成行。記得2015年9月的一次禪七,就是因為工作的關係,臨時取消。此外,過去曾遇見新加坡的菩薩報名參加禪七,因飛機誤點,延誤報到時間無法進入禪堂,改當義工護持禪七;但也得空可以參觀總本山的整體寺院景觀,也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以下分享大約在7~8年前一次禪七報到當天的歷程變化。
首先決定報名參加總本山的禪七(全程前後共十天),同時決定搭遊覽車前往報到,期望工作的安排能更順利;當時禪七報到時間通知為:「星期五下午6點在東三門上車」,在因緣具足的情況下,工作安排一切順利;當天中午12點30分開完會,非常輕鬆的開車上高速公路,預計下午在桃園吃個午餐、下午茶,再準備簡單換洗衣物,就搭車到台北東三門前往參加禪七,非常完美的安排。
下午1300手機突然響起,師姐問我人在哪裡?我說在南桃園交流道,師姐說:「報名禪七的是下午1點在東三門上車;禪二的才是下午6點在東三門上車」,時間的更改有以Email通知,希望我直接自行上山,並依總本山禪堂規定的時間報到。(備註:1.事後我查了Email信箱,在垃圾郵件中; 2.當次禪十的安排為星期五晚上~星期日為禪二;接著繼續禪七至星期日),因緣似乎又不具足了。

運用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亦即面對問題還是要處理問題,首先打電話回家,同修和兒子在家,煩請同修幫忙準備換洗衣物,回到家由兒子陪同直接上山,開車直接上總本山禪堂,時間剛剛好,因緣又具足了。如果當時沒有勾選搭遊覽車前往報到,同修和兒子不在家,就…。感恩大家。

生活中往往存在非常多得變化,逆境也好、順境也好,有許多值得感恩的人,謝謝他們。

文/簡常寄菩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鼓山中山精舍 的頭像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