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人生雜誌~第292期閱讀心得(中)
病不孤單~傾聽彼此的內心
在醫療照護這方面,則是引用堪稱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先驅~趙可式,累積行醫照護經驗30多年所寫下的心得~安寧伴行這本書中的一篇文章:每個人都不一樣的照護,來作為說明。
很多罹患疾病的人,往往會在自己生活圈中,聽到不管是家人、親友、同事、鄰居提供的各類偏方,甚至是未經醫學驗證的民俗療法,這些光怪陸離的東西,有時候,幫助病人不成,反而加重病人的病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您很難想像,在台灣地區,還有很多人,寧可捨棄正規的醫療,反而願意去相信偏方、民俗療法,弄到最後,送到醫院時,往往已經錯過最佳黃金治療時間,群醫束手無策,只能等待死亡的到來,這一點也不誇張,我自己的身邊,也真實的上演了這樣的戲碼。
去年我外婆,因為肝臟惡性腫瘤病逝醫院,即使她為了這個疾病,早在一年前發現,就積極參與治療,但是仍然不敵病魔的摧殘,如今隨著佛祖,早登西方極樂淨土,但是回溯到這個肝臟惡性腫瘤的源頭,恐怕多少也跟偏方等民俗療法,脫不了干係,外婆生前很喜愛出國旅遊,也很節儉,生病捨不得到醫療院所就醫,尋求正確的醫療照顧,寧可聽信媒體的廣告宣傳,以及採納自己生活圈中,聽到不管是家人、親友、同事、鄰居提供的各類偏方藥品,買回來自己服用,這些沒有經過醫學臨床驗證的藥品,來自世界各地,有的有經過衛生主管機關許可輸入,有的純粹是出國夾帶回來,有的甚至來路不明,服用時又不知道確切的用藥劑量,造成日後肝癌病逝的成因之一,由於肝臟是負責身體代謝的重要器官,當藥品服用下去後,依據藥理作用的機轉,往往都必須透過肝臟、腸道代謝來產生,這些來路不明的偏方藥品,逐漸的在身體內,產生了不可逆的藥理作用與副作用,可悲的是,你我都知道,肝臟是全身上下,沒有分佈神經的唯一器官,即使肝臟已經嚴重受創,你仍然無法用身體的知覺來事先防範,當醫療院所的醫師,用醫學診斷儀器與各類生化檢查診斷出來時,往往病情已經很嚴重,就像我外婆一樣,當醫師宣佈病情的診斷時,其實所能做的治療已經很有限很有限。
坊間我聽過的偏方還真不少,喝符水、放血、刀療、火療……等不勝枚舉,或許散佈這些偏方謠言的人,言之鑿鑿,煞有其事,但是一旦拿到醫療院所去實際驗證,恐怕這一切都只是江湖術士設下的騙局,企圖騙取錢財罷了。
我可以認同,很多病人和家屬,在自己親人罹患嚴重疾病時,那種驚慌失措,病急亂投醫的心情與想法,但是一旦冷靜思考,你會發現,心裡跑出一個疑惑,這真的適合運用在病人身上嗎?
我不是醫生,我也不是護理師,我無法很確切告訴各位,這樣究竟是對是錯,這個問題,我想,就算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不能確切解答你,只是站在醫學臨床上來說,一個從頭到尾只靠正規醫療來救治的病人,跟一個病急亂投醫,寧可相信這些偏方或民俗療法的病人,兩個在生命後續存活期的表現上,絕對會有迥然不同的處境,這一點,在醫學文獻上,早已有很多臨床證明可供佐證。
愛之足以害之,這句話一點也沒錯,你我既然不是醫療護理人員,為何要以一個外行去干涉內行的正規醫療行為之進行呢?把病人順利救的回來,是好事,算你命大,要是因為延誤醫療,反而害人致死,這豈不是罪過?
然而大多數的人,當初都是因為一個熱忱,願意無私的貢獻自己的經驗,提供徬徨無助的病人與家屬做參考,這本來無可厚非,人之常情,但是錯把這樣的建議與行為,取代正規的醫療,這便是一個無可彌補的天大錯誤。
以我待在醫療院所服務多年的經驗,我建議大家面對病人與家屬時,多用傾聽與支持取代無謂的干預,正因為你我都不是第一線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我們說實在的,沒有資格去反客為主,逼迫病人或家屬,選擇以偏方或民俗療法,取代正規有醫學臨床佐證的醫療處置措施,或許這些偏方或民俗療法,真有其道理,那麼在您向病人與家屬說出口前,不妨先跟主治醫師討論溝通,取得病人主治醫師的認可後,再來提出也不遲,畢竟愛之往往足以害之,誰也不願意見到病人的往生,您說是嗎?
如果您覺得被醫師宣佈診斷,甚至有需要動手術前,畢竟這是對病人來說,這是很重大的決定,甚至攸關生死,是否需要遵從醫師指示,去動無謂的手術,亦或者說,這樣的手術或治療方式,是否真的符合病人實際的需求,這些其實很多人都比病人本身或家屬還要更緊張,也因此常常提供並非正規醫療的偏方或民俗療法。
其實現在很多醫療院所都有在推行三讀五對的病人安全措施,衛生主管機關也已經修法,允許病人或家屬申請影印病歷及檢驗報告,有了檢驗報告與病歷影本的參考資訊,您不妨多前往其他醫療院所,聽聽其他醫師的專業建議,再來決定是否要接受原主治醫師的建議與評估,完成整個醫療行為,我深信,這樣的行為絕對比各類偏方或民俗療法,更佳保障病人的安全,也不至於耽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至於何謂三讀五對呢?就是當醫師做出診斷與處置時,您有權跟醫師請教,為何要這樣的處置?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是否會有其他副作用?
領取藥物時,也要仔細核對藥袋內的藥品,包括藥品名稱、藥品包裝等,是否跟藥袋上列印的資訊相符合?甚至也可以再次請教藥劑師,是否有副作用?是否有用藥的禁忌?甚至你也可以把你平時間的常用藥品,跟藥局的藥劑師做討論,避免用藥錯誤導致的病人安全。
別小看剛剛我提到的部分,有多麼嚴重喔,很多人都會有一些錯誤的習慣,服藥時配果汁、茶水、咖啡、牛奶,卻不知道這些有可能影響藥品在身體內產生的嚴重副作用,甚至中毒。
也有些人沒有跟醫師討論清楚,造成某科醫師已經開立的藥品,到了另外一科的醫師手上時,又再次開立了同類型的藥品,乍看之下,或許沒什麼,但是這畢竟是藥品,不是糖果,吃多了,沒有相乘作用,讓病情加速好轉,反而不知不覺中,增加肝臟、腎臟代謝的負擔,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正因為你我都不是經過正規醫學體系出生的醫生,我們手中的偏方或藥品,不盡然對病人身體有好的幫助,反而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甚至越弄越糟糕的病情惡化,倘若因此害的病人不幸因此往生,這到底是幫助病人?還是害了病人呢?
到底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或是去幫助,這些住院療養中的病人與家屬呢?
這本雜誌中,趙可式的這篇文章給了我們幾個很不錯的觀點,以下就是在醫院實際服務多年的我所提供的觀感對照,提供給大家做為參考。
給病人親友的忠告: |
|
趙可式在文中的說法 |
我的個人觀點: |
1.不要給病人無助益的關心 |
1.用心去觀察並設身處地的體會病人的實際需求。 |
2.不要輕易給醫療建議 |
2.不要過度干涉醫療進行,除非自己也具有醫療專業背景,並建議與病人的主治醫師充分溝通。 |
3.探病時不要坐下來聊天 |
3.不要逗留病房太久,以免影響病人休息,寧可常來探望,表示關心。足以影響病人情緒的親友,也建議不要前往探病會比較好,以免場面尷尬。聊天也盡量避免,更不宜談論足以影響病人情緒的事情。 |
4.讓病人知道你的關心,但卻不打擾他的安寧。 |
|
5.不要送營養品給病人。 |
4.建議先聊解病人實際需求,若不是很清楚病人實際需求,可以改送金錢,對病人與照顧者來說,會比較實際。 |
6.不要熱心地輔導病人。 |
很多人都不喜歡說教,與其在病人旁邊輔導病人,不如鼓勵他,積極面對治療,讓他盡快出院恢復健康。 |
雪中送炭的幫助: |
|
趙可式在文中的說法 |
我的個人觀點: |
1.身體的照顧(包括洗頭、擦澡、泡腳、按摩、做復健運動、協助傷口換藥) |
1.除了左邊列出的項目外,有些病人也需要協助翻身、拍痰、採買東西、協助如廁或倒尿,最常見的也還有幫忙監督點滴注射情況與按時服藥、推輪椅。 |
2.飲食的張羅 |
2.建議先與病人的主治醫師或主要照顧的護理師溝通,瞭解病人飲食是否有禁忌,再來評估適合提供病人的飲食需求,說實在的,也可以鼓勵病人使用醫院量身提供的餐點,就已經很足夠摟。 |
3.掛心事務的處理 |
用心傾聽、用心觀察,主動出擊,變能達到讓病人安心,建議抱持,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的心態,並以病人本身自己的角度來看待要處理的事物,變能輕鬆迎刃而解病人所煩幽的一切事務摟。 |
4.真誠接受現在的他 |
沒有人是完美的,生命中總有一些缺憾,特別是當下,病人所承受的苦痛,往往不是周遭的人所能體會的,異樣的眼光,往往只會讓病人更加自卑,治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心病要心藥醫,解鈴還需繫鈴人,照顧病人之道,惟有用心二字。 |
待續......
文/唐森菩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