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纏出禪,歡喜做家事

繁瑣的家事是許多人眼中的「生活纏」,在佛教而言,卻是養身鍊心的好機會,尤其懂得了掃除的心要與方法,將環境當作鏡子、把心當作老師,做家事不再是理不清的葛藤,而是長養慈悲、智慧的歡喜修行。

年關將近,轉眼又是大掃除的時節;提起做家事,相信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人人各有罩門:洗衣不摺衣、掃地不拖地,不愛洗碗、不刷馬桶,遑論清理廚房或整理衣櫃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日子,眼看堆在角落的置物箱「年年高升」……你準備好掃地、掃心地了嗎?

做家事看似瑣碎乏味,在佛教來說,卻是相當重要的一門行持。《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若月八日或十五日,應鳴揵稚,總集僧眾,共為灑掃。」從原始佛教開始,佛陀不但親自帶領弟子打掃園林、經行道,也要求大眾定期整理內務,其中一位弟子周利槃陀伽,還因為掃地而證得阿羅漢果呢。

洗衣掃地,正好修行

佛法東傳後,中國禪宗開展「道在平常日用中」的修行生活。唐朝百丈禪師建禪林、立清規,於是僧人墾荒掘土、自食其力,舉凡插秧、種菜、挑水、擔柴、建造房舍、灑掃、烹飪、縫補衣物,粗活細活一肩挑。由於當時都是到山坡上耕作,所以這些作務又通稱「出坡」,及至當代,寺院仍維持每日出坡的傳統。

然而,出坡可不是身體的勞動而已,而是啟沃禪機、鍛鍊心性的門徑;中國歷代祖師,「有的用煮飯圓熟胸中的光風霽月;有的用劈柴截斷輪迴的重重葛藤;有的用挑水荷起菩薩的綿綿情義」。因此《百丈清規證義記》便有「莫謂執事之外,更無所營,須知運水搬柴,無非佛事,舂米作飯,正好參求」。

那麼祖師大德在勞動中如何用心?「直心。」法鼓山香港道場弘講師果興法師,分享長年研究禪宗史的心得,他說,禪宗講「當下即是」,所以無論掃地、砍柴或舂米,一定是全副身心投入當下,但不是生硬呆板,而是能清楚知道環境的動靜,適當地回應當下的工作需求;說穿了,就是「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但我們做家事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果興法師譬喻,多數人做起打掃工作就像灰姑娘的姊姊,邊掃邊埋怨,卻又期待煥然一新的舒適感與成就感,偶爾專注起來,「用心」變成「用蠻力」,難怪身心俱疲。「同樣的工作做久了,也許會覺得平淡,但這就是修行啊!」法師鼓勵我們用平常心來打掃,不多想也不偷懶,掃就對了。

環境是鏡子,心是老師

「我們的心,由我們的一言一行所創造。活得邋遢隨便,心便會蒙塵髒污;仔細慎重地過生活,心自然就會漸漸乾淨美麗。」《小僧大掃除》作者松本圭介指出,出家人每天出坡灑掃寺院,不是因為道場亂成一團或哪裡髒了,而是要掃去心中的塵埃。坐在打理乾淨整齊的空間裡,背脊自然會挺直、收攝身心,心靈就這樣沉靜下來。

「如果茅蓬髒亂不堪,那麼你的心也就是這樣了。」泰國僧侶阿姜查在《修行路上的茅廁》指出,乾淨、整齊、美觀的居住環境和禪修工夫密不可分。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生前便要求弟子與專職的辦公桌上,只有電腦和電話,沒有多餘的雜物,法師自己更以身作則,凡到訪任一空間,離開前一定恢復原狀,這是為了讓下一個使用者也能安心、歡喜。

整理家務看似微不足道,其實正好檢視自己的心。喜歡做家事的作家鄭栗兒,談起自己的罩門,笑說自己喜歡洗衣卻不愛晾衣服,為什麼?這幾年反觀內省才發現,原來自己討厭重複繁瑣的工作,加上先生有一套曬衣哲學,在她看來根本是浪費時間。覺察到這一點,鄭栗兒告訴自己這是訓練耐心的開始,漸漸地,也能享受曬衣的喜悅,「學著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是一種心的鍛鍊。」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76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