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地藏菩薩的五大寶藏 ■ 邱惠敏

 

大願,開發地藏寶藏之鑰

地藏菩薩現出家相,發願於五濁惡世度盡眾生,

代表勇者無懼的承擔力、永不放棄的意志力和續航力,

地藏菩薩還交給我們一顆孝心,守護家庭、兒童與大地,

地藏菩薩成就眾多不可思議的功德,

就像無盡的寶藏,等待人們來發掘。

 

每年農曆7月30日是地藏菩薩聖誕,法鼓山僧團都在這天舉辦新戒法師剃度典禮,這項傳統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奉行其恩師東初老人的遺教,更是對發心出家者的期勉,勉勵新戒法師效法地藏菩薩的精神:「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發願上求佛道、弘法利生,堅持到底,決不退轉……

《人生》雜誌創辦人東初老人一生修持地藏法門,在他所著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概說》序文中,老人曾提到,觀世音菩薩雖化千百身形於六道中度生,但其願力,仍有窮盡時期;唯有地藏菩薩累劫所發誓願,如千百億恒河沙數劫,無有止境,而地藏又以救度地獄眾生為重,每日清晨入諸禪定,遊化六道,救拔罪苦眾生。

「發願下地獄去解救眾生,這是地藏菩薩最強烈、也最突出的菩薩性格。」佛教學者藍吉富認為,這個「於此穢土成佛、於此穢土度生」的本誓願力,正是地藏菩薩與其他菩薩不同之處。

藍吉富進一步解釋:「每位菩薩都有其誓願,但哪裡的眾生最苦呢?就是地獄,而地藏菩薩卻勇往直前,這就是所謂的宗教情操,那背後是多麼深的不捨眾生苦的慈悲!」正因此,歷代許多高僧大德,如蕅益大師、弘一法師、印光大師、印順法師等,都特別推崇地藏菩薩「現聲聞身,度穢土眾」的精神,可說是釋迦牟尼佛精神的真正繼承者,也是聖嚴法師對於發心出家弟子的根本期許。

 

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

地藏菩薩的梵名為Ksitigarbha,音譯為「乞叉底檗婆」,原是西元前一千多年前,印度吠陀神話中的地神,後入佛教的菩薩列,其中的ksiti,是Ksi轉化而來的,由具有「地」或「住」之意,是地與大地,也是「地大」;而Garbha是胎藏或含藏、伏藏之意,如金礦、銀礦、煤礦、鐵礦等,在佛法中稱為「藏」,也就是庫藏的意思。

「地藏」的含義從「地」來說,也是四大之一,能擔當一切,萬事萬物都在地上,因此以「地」來比喻地藏菩薩的浩瀚功德,能夠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的意思,一切草木皆依地而出生成長,比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功德,依地藏菩薩存在而引發。

聖嚴法師在《地藏菩薩的大願法門》中,更進一步解釋,地藏有「堪」和「住」的意思,「堪」就是可以、能夠;「住」就是安定、安穩。地,可以解釋為住處,也可以視為如同母親懷胎的胎藏、孕育眾生的大地一般。地能蘊藏萬物,讓眾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予世人最珍貴的寶藏。

 

貼近人間的地藏菩薩

關於地藏菩薩的名號,大約在三世紀中葉,安法賢所譯的《羅摩伽經》就已經提及,但直到約六世紀時,隨著《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漢譯,地藏信仰才傳入中國,不過要到唐代才普為人知。當時一位新羅(韓國)僧人金喬覺,法號地藏,來到中國安徽九華山修行了七十五年,於唐玄宗開元16年(西元728年)農曆7月30日的晚上圓寂,世壽九十九歲;在至德二年(757年)的農曆7月30日,地藏比丘顯靈,從此被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

在歷史上真有其人,這也是地藏菩薩不同於其他三大菩薩之處,更具「人性化」的菩薩,使得地藏菩薩成為四大菩薩中唯一現「沙門相」的菩薩。而地藏菩薩的人間道場──九華山,在明代正式名列四大名山,到了清朝更屢屢受當朝廷的賜封,香火興盛冠於天下。

地藏信仰隨著地藏三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與地藏靈驗事蹟的流布,到了明代大為興盛,尤其是《地藏經》重視孝道、陰間救度的精神,成了中國社會中下階層的救度希望,也使地藏菩薩成為跨宗教的信仰對象。民間信仰中,地藏菩薩成了冥界教主,又結合十王信仰,成了「地藏王菩薩」,也顯示地藏信仰融入民間社會,無形中成為一股安定與制衡的道德力量。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38期 地藏菩薩的五大寶藏 )

本文摘自:人生雜誌電子報

 :http://www.ddc.com.tw/epaper/C/2011/20111004.htm#01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