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虛大師一生護國衛教,全力以赴。如果當初沒有大師的努力和奔走,今天臺灣的佛教也不可能復興。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就是根據大師的思想而來,從建立現代化僧團、落實教育關懷,來實踐大師未竟的悲願,可說是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後繼者。

聖嚴法師在微笑 紀念一代宗教師

■ 聖嚴法師

曾經有一家媒體訪問我時,問我:「在你心目中最敬佩的人是誰?」我說:「近代的人物之中,我最佩服的是太虛大師。」我佩服他一生都以宗教師的身分要求自己。他的生活不離戒律,他的言談不離佛法。儘管當時許多守舊的長老們,看到他跟政治界、軍界或商界的人都有來往,認為他不像個和尚,但他的目的是保護佛教、振興佛教,而這也是他一生的志願。為了振興佛教,他推動很多改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致力於興辦佛教的教育,培養佛教的人才。

我們應如何來紀念太虛大師,如何發揚他的精神?除了興辦佛教的教育,另外就是要「建立清淨的僧團」。儘管太虛大師身處抗戰期間,但是他仍然堅持辦僧教育以培育佛教人才。雖然他只創辦了「武昌佛學院」和「漢藏教理院」,但是在辦教育上,他是成功的,影響也很深遠。

第二項就是要「建立清淨的僧團」。他一生中最早的計畫,是要建立一個整體的、全國性的僧團制度。但由於反對他的勢力太強,而他自己也太忙,再加上政治晦暗,全國各地兵荒馬亂,因此無法取得全國佛教界的共識。後來,他將理想中的僧團範圍縮小成為一個區域、一個地方,結果由於種種因緣不具足,仍然失敗了。最後他設立了一個道場,但是還沒完成他便圓寂了。

相片:太虛大師一生護國衛教,全力以赴。如果當初沒有大師的努力和奔走,今天臺灣的佛教也不可能復興。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就是根據大師的思想而來,從建立現代化僧團、落實教育關懷,來實踐大師未竟的悲願,可說是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後繼者。----------------------------紀念一代宗教師■ 聖嚴法師曾經有一家媒體訪問我時,問我:「在你心目中最敬佩的人是誰?」我說:「近代的人物之中,我最佩服的是太虛大師。」我佩服他一生都以宗教師的身分要求自己。他的生活不離戒律,他的言談不離佛法。儘管當時許多守舊的長老們,看到他跟政治界、軍界或商界的人都有來往,認為他不像個和尚,但他的目的是保護佛教、振興佛教,而這也是他一生的志願。為了振興佛教,他推動很多改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致力於興辦佛教的教育,培養佛教的人才。我們應如何來紀念太虛大師,如何發揚他的精神?除了興辦佛教的教育,另外就是要「建立清淨的僧團」。儘管太虛大師身處抗戰期間,但是他仍然堅持辦僧教育以培育佛教人才。雖然他只創辦了「武昌佛學院」和「漢藏教理院」,但是在辦教育上,他是成功的,影響也很深遠。第二項就是要「建立清淨的僧團」。他一生中最早的計畫,是要建立一個整體的、全國性的僧團制度。但由於反對他的勢力太強,而他自己也太忙,再加上政治晦暗,全國各地兵荒馬亂,因此無法取得全國佛教界的共識。後來,他將理想中的僧團範圍縮小成為一個區域、一個地方,結果由於種種因緣不具足,仍然失敗了。最後他設立了一個道場,但是還沒完成他便圓寂了。建僧,完成太虛的心願「建僧」是太虛大師一生的心願,圓寂後,在他靈堂掛了一副對聯「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志在建立僧伽制度」。也就是說,瑜伽菩薩戒是他持戒、持律、行為的準則。而他一生一世要努力的是什麼?對佛教要努力的是什麼?就是要建立僧伽制度,雖然他建僧的理想,始終未能如願。建立僧團制度,實際上即是在戒律的規制下,將僧伽制度建立起來,以養成出家的人才,出家的人才就是佛教的宗教師,就是弘法、利生、住持三寶的僧才,如此,佛教才真正有前途,佛教才真正有希望。太虛大師就看到了這一點。很可惜,他在五十九歲便圓寂了,如果他能住世人間更長,尤其是他若能夠到臺灣弘法十年、二十年,中國佛教的發展會更不一樣。太虛大師的一生都是在為國家、為民族、為佛教全力以赴。當時如果沒有太虛大師的努力和奔走,今天臺灣的佛教也不可能復興,亦即無法從日據時代的日本佛教,復興為中國佛教,所以太虛大師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我曾經遇到幾位越南的長老法師,他們在越南解放之前,已經有非常健全、堅強的僧團組織。他們僧團裡的宗教師悲願心非常強,所以當國家有難時,僧團一號召,就有幾百個、幾千個出家人一起參與。我問長老法師:「你們這樣的悲心和願力,是怎麼來的?」他們說;「是向中國的太虛大師學的。」當我看完太虛大師的傳記時,很受感動。我說過:「我要建立僧團。」雖然自己的德行不足,德化的力量也不夠,但是我抱著有多少人出家,就建立多大僧團的心情,有十個人,我就建立一個十人僧團;有一百、一千人,就建立一百、一千人的僧團。最重要的是,這個僧團是照著戒律生活的現代出家人,現代出家人要為社會、眾生服務奉獻,這就是現代化的僧團,也是法鼓山目前所建立的僧團。教育,實踐太虛的理想所謂「現代化」是什麼呢?就是推動大關懷、大普化、大學院教育的方向。只要把教育的、普化的,以及關懷的功能和目標結合在一起,便不會跟社會脫節。僧團對社會是有用的,不會被社會大眾認為出家人只曉得念經、打坐。只曉得在山裡面修行,卻不曉得社會的疾苦、社會的艱難、社會的災變等等,我們不是!我們的反應非常靈活,社會上有什麼災變、困難,就可以派一個救援團去賑災,並從救災、救人到救心,一直到將他們生活安頓好為止。這是法鼓山對社會的功能,我們只想要實踐太虛大師所言,以出世的人用入世的心態來救世,並不是以出世的心態來逃離世界。太虛大師的思想如此,而我也是效法他的精神。所以當我還在農禪寺時代,我就常常跟弟子們說:「我們佛教不缺出家人,但缺的是有悲願的出家人。」培養有悲願的出家人,一定要從教育開始,但僅僅是教育,卻沒有建立僧團,教育出來的人沒有著力處,也未必具有出家人的悲願心。我常告訴僧團弟子們,今天正面臨一個競爭非常劇烈的時代,除了要對佛教、僧團負責,也要對社會有貢獻,亦即要從事社會服務。我們用什麼來服務社會?用法鼓山的理念、用佛法的原則,使社會能安定,得到利益。服務的人群愈多,佛法推廣的範圍就愈廣,流傳得就愈久。這需要我們更加努力服務眾生。否則,佛教現在看起來很興盛,但只要社會的政治、經濟動盪不安,佛教的未來就會岌岌可危。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是根據太虛大師的思想而來的,雖然他在一生之中未能實行,而我到現在為止,很慚愧的,並沒有能夠普遍地弘揚實施,但還是能夠在我們法鼓山這個小小的團體中,努力耕耘。(摘錄於《太虛──人生佛教的追尋與實現》之代序,講於2007年3月27日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2008年11月18日補充採訪整理。標題為編輯所下)(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63期)建僧,完成太虛的心願

「建僧」是太虛大師一生的心願,圓寂後,在他靈堂掛了一副對聯「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志在建立僧伽制度」。也就是說,瑜伽菩薩戒是他持戒、持律、行為的準則。而他一生一世要努力的是什麼?對佛教要努力的是什麼?就是要建立僧伽制度,雖然他建僧的理想,始終未能如願。

建立僧團制度,實際上即是在戒律的規制下,將僧伽制度建立起來,以養成出家的人才,出家的人才就是佛教的宗教師,就是弘法、利生、住持三寶的僧才,如此,佛教才真正有前途,佛教才真正有希望。太虛大師就看到了這一點。很可惜,他在五十九歲便圓寂了,如果他能住世人間更長,尤其是他若能夠到臺灣弘法十年、二十年,中國佛教的發展會更不一樣。

太虛大師的一生都是在為國家、為民族、為佛教全力以赴。當時如果沒有太虛大師的努力和奔走,今天臺灣的佛教也不可能復興,亦即無法從日據時代的日本佛教,復興為中國佛教,所以太虛大師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我曾經遇到幾位越南的長老法師,他們在越南解放之前,已經有非常健全、堅強的僧團組織。他們僧團裡的宗教師悲願心非常強,所以當國家有難時,僧團一號召,就有幾百個、幾千個出家人一起參與。我問長老法師:「你們這樣的悲心和願力,是怎麼來的?」他們說;「是向中國的太虛大師學的。」

當我看完太虛大師的傳記時,很受感動。我說過:「我要建立僧團。」雖然自己的德行不足,德化的力量也不夠,但是我抱著有多少人出家,就建立多大僧團的心情,有十個人,我就建立一個十人僧團;有一百、一千人,就建立一百、一千人的僧團。最重要的是,這個僧團是照著戒律生活的現代出家人,現代出家人要為社會、眾生服務奉獻,這就是現代化的僧團,也是法鼓山目前所建立的僧團。

相片:佛教徒耳熟能詳的〈三寶歌〉,由太虛大師作詞,弘一法師選曲定譜。1930年,在廈門閩南佛學院,大醒法師等鑑於國有國歌、學校有校歌,佛教卻缺了一首可代表佛教義理和精神的教歌。當時弘一法師也在閩南佛學院,遂請他撰定曲譜,再由太虛大師依曲譜,作成這首「深入淺出」的〈三寶歌〉。〈三寶歌〉可視為太虛大師對佛法的體悟,還有對佛學的通曉,是佛教徒學佛的指南。-----------------〈三寶歌〉太虛大師 詞弘一大師 曲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啟以光明? 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淨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更多內容請見《人生》363期專題【太虛大師  人生佛教真實踐】教育,實踐太虛的理想

所謂「現代化」是什麼呢?就是推動大關懷、大普化、大學院教育的方向。只要把教育的、普化的,以及關懷的功能和目標結合在一起,便不會跟社會脫節。僧團對社會是有用的,不會被社會大眾認為出家人只曉得念經、打坐。只曉得在山裡面修行,卻不曉得社會的疾苦、社會的艱難、社會的災變等等,我們不是!我們的反應非常靈活,社會上有什麼災變、困難,就可以派一個救援團去賑災,並從救災、救人到救心,一直到將他們生活安頓好為止。這是法鼓山對社會的功能,我們只想要實踐太虛大師所言,以出世的人用入世的心態來救世,並不是以出世的心態來逃離世界。太虛大師的思想如此,而我也是效法他的精神。

所以當我還在農禪寺時代,我就常常跟弟子們說:「我們佛教不缺出家人,但缺的是有悲願的出家人。」培養有悲願的出家人,一定要從教育開始,但僅僅是教育,卻沒有建立僧團,教育出來的人沒有著力處,也未必具有出家人的悲願心。

我常告訴僧團弟子們,今天正面臨一個競爭非常劇烈的時代,除了要對佛教、僧團負責,也要對社會有貢獻,亦即要從事社會服務。我們用什麼來服務社會?用法鼓山的理念、用佛法的原則,使社會能安定,得到利益。服務的人群愈多,佛法推廣的範圍就愈廣,流傳得就愈久。這需要我們更加努力服務眾生。否則,佛教現在看起來很興盛,但只要社會的政治、經濟動盪不安,佛教的未來就會岌岌可危。

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是根據太虛大師的思想而來的,雖然他在一生之中未能實行,而我到現在為止,很慚愧的,並沒有能夠普遍地弘揚實施,但還是能夠在我們法鼓山這個小小的團體中,努力耕耘。

(摘錄於《太虛──人生佛教的追尋與實現》之代序,講於2007年3月27日法鼓山僧伽大學「高僧行誼」課程;2008年11月18日補充採訪整理。標題為編輯所下)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63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