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悲願宏深 我當精進不放逸
我所知的地藏菩薩本願經
一. 地藏
「地」是指土地,萬物都依住於地之上;又,地亦能生長草木的根芽。地藏 菩薩有廣大的慈悲,一切眾生都要仰賴其救護,眾生的善根也都靠他生長,猶如土地一般,所以稱之為「地」。
「藏」就是寶藏。財寶足以救濟人的貧苦,圓滿人的事業。地藏菩薩有無量法財,布施苦惱眾生,使他們都能修行成就,像寶藏般,所以稱「藏」。
地藏就是譬喻菩薩的道德。地藏菩薩看見地獄眾生的苦,亦知眾生和佛同具如來藏性,發願救拔地獄眾生,故名之「地藏」。
二. 本願
「本願」―是菩薩所發的願。此願從他初發心以來,未曾退轉。同時,也是他多生的菩薩行為所依據,有這個願才有其行願,此為行的根本,故有本願之稱。
三. 經
「經」―是世間聖人的訓典,是佛菩薩的訓典,佛菩薩是出世的聖人,亦可稱他為「經」。
我的人生導航儀--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地藏菩薩本願經》著重因果報應。經文含攝上品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十方無量世界諸佛雲集,聽佛講經,直到世尊託付地藏菩薩,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均能解脫,永離諸苦;以及地藏菩薩對閰浮眾生造業差別、招感報應的慈悲開示;同時,也詳盡描繪地獄的相狀,令眾生對身口意造作更為謹慎。
因此,智慧之人對各種環境都是曠達歡喜,處處是天國。愚痴之人對於種種境遇滿是憂愁煩惱、纏擾不絕,則處處是地獄,若是如此,不但臨終後墮入地獄,現生也活受地獄之苦。
不過,菩薩是慈悲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行文至下品開始解說離苦之道,那就是修萬種功德,並以布施為第一。布施是救渡眾生的出發點,是成佛唯一的資助。經文中也說明若見地藏形象,或聽到地藏菩薩名號,即使瞻望一會、禮拜一會,都會增加人天福報,既可避免墮惡道,又享有諸多利益。
上了《地藏菩薩本願經》才知「如是因如是果」、「造何種因受何種報」,以及地獄的相狀。瞭解了修行的重要,知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今生都已得,不好好修行、精進,更待何時。 文/王義清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