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生淨土《阿彌陀經》

 

看見幸福的《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部經典,

經中佛陀為我們開示了方便易行的念佛法門,

一聲佛號,與阿彌陀佛的慈悲相應,

一聲佛號,是一句光明無限的祝福,

只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累積善根福德因緣,

西方淨土的美好也可以在人間實現。             ■ 編輯室

 

宿鳥破空歸巢忙,訪客登車返家鄉,

山間的僧眾,正在準備黃昏時的梵唱;

似見西方的彌陀,遙放眉間的毫光,

把全山的建築,化成了浮空的宮殿,

把全山的景物,化成了寶樹寶網。

〈夕照中〉 聖嚴法師                              

在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眼中,每到黃昏時分,法鼓山上的景致,在晚霞的渲染中,彷彿化為一個莊嚴的淨土世界,一切充滿了無限法喜,夕照中,法師看到的是光明與永恆的希望,如同《阿彌陀經》帶給娑婆眾生的無限希望。

當晚課課誦梵唄傳來,四眾弟子齊聲持誦「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或是「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也讓人生起對極樂世界的無限嚮往。

起信生悲心的經典

由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阿彌陀經》,文字優美、簡潔易讀,是淨土經典中流傳最廣的一部經典。內容主要講述由阿彌陀佛本誓願力所成的極樂世界,相對於五濁惡世,那裡是沒有痛苦,只有法喜的佛國。

由於經文易懂、念佛法門易修,往生極樂世界成了許多人的心靈歸依處,知道只要信深願切,繫念「阿彌陀佛」,生命的中繼站就是通往光明與希望的佛國,此經因而成為大乘佛教流傳最廣的一部淨土經典。

淨土法門的修行首重信、願、行,《阿彌陀經》尤其強調信心的重要,唯有相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藉由發願、修行念佛法門,與阿彌陀佛相應,發願度脫世間苦。不過,也因《阿彌陀經》的易入易行,讓許多人一開始總是難以置信,尤其是知識分子,總以為淨土法門是鄉夫村婦的信仰,所以佛陀在經中一連說了這是「難信」之法。

研究咒語多年的林光明,學佛之初接觸禪宗,對淨土法門一直無心接受,直到學佛二十多年後繼父往生,蓮友沒有門戶之見,主動幫忙助念,讓林光明十分感動,也對淨土法門有了不同的體認,在聲聲「阿彌陀佛」的聖號下,一顆心被慈光所照亮,因此發願讓大眾更了解《阿彌陀經》蘊含的慈悲本懷,而完成《阿彌陀經譯本集成》一書。

極樂淨土創造的價值

不過,因為人們常誦《阿彌陀經》為往生者祝福,常讓人誤解《阿彌陀經》是一部專為往生者所用的經典,阿彌陀佛甚至被當成了「死神」,讓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對《阿彌陀經》產生「難信」的距離。

臺大緩和醫療病房的前護理長王浴,就以自身為例駁斥這種誤解,王浴說,她每天與「死亡」為伍,心理壓力讓她一度面臨崩潰,但她從《阿彌陀經》學「活」,經常與臨終病人分享經典中的「一心不亂、極樂世界」八字箴言,聲聲佛號安定了病人的心,也讓病患與家屬了解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透過念佛通往西方清淨莊嚴的幸福國度,繼續修學佛法。

阿彌陀佛以大悲願力創造了西方極樂世界,接引信願行具足的淨土學人。在西方極樂世界裡,寶樹圍繞、金沙鋪地、莊嚴宮殿、七寶池塘、八功德水、巨大如車輪的蓮花發出青、黃、赤、白等光;各種奇妙雜色之鳥、雅音宣流;微風吹動寶樹,就像百千種樂音一般,都是阿彌陀佛願力變化所現。在那個國度裡,眾生沒有痛苦,時時在諸佛護佑下念佛、念法、念僧,往清淨圓滿的覺醒道路前進。

累積善根福德因緣

怎麼做才能往生這樣的幸福國度呢?佛陀以大悲本懷「無問自說」的《阿彌陀經》,為末世的眾生開啟了一個方便易行的希有法門。告訴我們只要勤修念佛法門,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若七日,能夠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會率諸聖眾,接引我們到淨土,是三根普被、可以當生成就的捷徑。

然而,經中也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增長善根,多積福德,廣結善因緣,勤修念佛法門,如此才能在一切境界之中保持一心不亂。更重要的是要發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從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中去累積淨土資糧,積極地為了使人間更美好而努力,讓西方淨土的美好就在人間實現,這是信願行的積極力量,也是淨土法門的真正意義。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44期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