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憨山大師的修行心要 ─〈觀心銘〉導讀
回到1980年7月,聖嚴法師講解〈觀心銘〉的時空因緣,從法師的開示中,去認識憨山大師的修行體證,讓我們依循「信、解、行、證」次第而入,不論在精進禪修或生活日用中,具體掌握淨化身心的方向,培養「自離煩惱、度化眾生」的能力。
緣起
在我剛出家時,聖嚴師父(西元1930~2009年)還是每三個月於臺美兩地奔波,當時開始閱讀師父在美國寫給僧眾的書信,內心非常感動,感動於為人師者對徒眾們道業的殷殷教誨、念茲在茲。於今,我人在美國弘化,聖嚴師父已經圓寂六年有餘,再讀這些書信,時空的流轉帶動了心境與視野的轉化,伴隨著無限的感懷,感懷於一位漢傳禪門宗師在異地艱辛的環境因緣中,依然心心繫念與踐履著「為付大法於西方,捨身命以報佛恩」的深弘大願。尤其在聆聽與整理當時的禪期開示時,師父為西方禪眾極具耐心地以淺入深、層層引導他們進入禪門大海,對於師父的善巧方便、言辭譬喻,每每掩卷慨嘆:「予何人也,吾何人也?」
1980年中,居無定所、在街頭流浪了三個月的聖嚴師父,終於在眾西方弟子的協助下,完整收回於1979年底購得的紐約愛姆赫斯特區(Elmhurt)可樂那道的二層舊樓房。即便新道場正在整修過程中,師父仍決定於此新開創的道場「禪中心」開始舉行一年四期的禪期。這一年的7月舉辦了在禪中心的第一次禪七,而聖嚴師父也正式開始在禪期中的每個晚上,固定有將近二個小時(含英語口譯)講解禪宗祖師的開示著作,這次禪七講的正是〈觀心銘〉,總共用了五個晚上的時間講完。
〈觀心銘〉重在觀心無相
〈觀心銘〉是明末憨山德清大師(1546~1623年)的著述,相較於〈澄心銘〉有標示為居士而作,〈觀心銘〉僅列在《憨山大師夢遊集》的各「銘」選集中,目前尚無法查證是於何場合、為何人而著述。從比較作者其他「銘」體著述來看,〈觀心銘〉傾向於指導禪修者如何修行、指明修行「心要」的詩偈,而且著重在諦「觀」此「心」「無相」這方面。如同聖嚴師父所言:「這首詩提到的修行方法都離不開身和心,它們是修行的工具,但主要談的是心的作用。」
首四句破題:全詩主旨
全詩首四句:「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即開宗明義地提出全詩的主旨:修行是以「身」與「心」為對象,最終目標則是要達到「觀心無相,光明皎潔」,但是,要能「觀心無相」,則必須先從「觀身非身」開始,即要能觀身「非身」。如何知道「身」「非身」呢?憨山大師僅以如鏡中像、水中月之「鏡像水月」一語帶過。聖嚴師父對此則以「五蘊」與「四大」進一步說明「身」與「心」的義涵,以及二者之間互為因果的關係。其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若能體證到身體是虛幻的,心就會安定下來,煩惱也會消除。以解構的方式打破對色身的執著,再進一步去破除「身體是真實存在」的錯誤知見後,就可以開始來參究我們的心了。
這是聖嚴師父對一般禪宗祖師強調「直指人心」的修證方向上,藉著對〈觀心銘〉的詮釋,進一步強調了「觀身」的前方便,為現代社會中較無修行基礎的人,具體指出了修行的下手處,以層層漸次地進入修心的狀態。
闡釋聖凡之心的樣貌
〈觀心銘〉在首四句之後,開始解析「心」的無相與著相狀況,進而提出讓「心」「離相」的方法,以及心在離相後的妙用。因此,聖嚴師父在最後,歸結此詩偈即在講述心的本質和一般狀況,特別是憨山大師對修行及開悟的詮釋。修行到最後,會發現:心的本質是無相的,但,行者要如何判斷真正達到觀「心」「無相」,以及此無相的心是「光明」又「皎潔」呢?
從「一念不生」到「總歸一竅」,則較明確地闡述心「空而無相」、「具含眾妙」樣態。聖嚴師父依此點撥行者:在修行一段時間後,只要一念不生,即是在無念、無相的狀態,此時心是不動而又清楚覺知、照亮一切,即能自然生出種種度眾生的善巧方便,此心即是智慧心、佛菩薩的心,是廣大無邊、任運自如的。
心,有聖凡之別嗎?聖嚴師父指出:「凡夫心與聖人心並沒有不同,只是凡夫表現出來的是煩惱,而聖人表現出來的是智慧。」如何讓凡夫之心轉為智慧呢?首先,要能清楚辨別煩惱心的狀態。一般凡夫的心,常常為了利益色身,而著於種種外在可見或不可見的物質相(形與氣),內在因而生起與貪、瞋、疑、慢等相應的妄想,進而引發種種導致煩惱與痛苦的行為,障礙了清淨心的顯現。
其次,從觀念與修行過程中發現到:這些妄想執著,是在不斷的變化中,沒有固定不變的樣貌,心也不曾停留在任何一個念頭上,並體證到「心實無一物、念頭是虛幻不實的」,能如斯「諦觀此心,空洞無物」,聖嚴師父說:「如聖人般的智慧之心就會開始顯發出來,並逐漸增長。」
諦觀此心的方法
憨山大師在許多的書信中,為不同的對象指導了不同的方法,有念佛、有參話頭等,在此,則提出「持咒」的方法,以及「急處迴光,著力一照」、「念起即覺,覺即照破」,類似默照的方法直接觀照此心。「持咒」是所緣境非常明確的修行方法,憨山大師喻之為「磨」鏡的「藥」,用意在除塵垢,即是以一個穩定的所緣境──持咒,將動亂不安的妄想漸漸安止、不動,當能持續安止不動時,持咒的方法也要捨去。
聖嚴師父在詮釋這些偈子時,對於「妄念」的狀態、對治方法說得非常詳細,認為念頭不可怕,問題在於你有沒有覺察到它,如果念頭一起,馬上就發覺,它會激勵你更加努力修行。相較於從來沒有修行、無法停止妄念者,一位修行用上工夫的人,心就會像鏡子一樣,所有影相照過了就消失、不留下痕跡。再進一步,能明白:一切事物都是由心所造、不停地在變化中,就沒有善惡、好壞之分別時,就真正在「諦」觀此心「無相」了。
心無相的作用
〈觀心銘〉在最後提到:當心無著、無相時,是可以發揮「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的功能。關於「神通」,聖嚴師父用了不少篇幅釐清觀念。他說明「神通」有二層意義,除了一般人知道的特殊能力、神力,還有另一層更重要的意義,即是用我們的心力與眾生溝通、與眾生結緣,如同歷代祖師以他們的言行、著述利益世世代代的大眾,而不是提供一般神力的那種廉價的刺激或興奮。師父在這個部分的辨析,是非常值得細讀的!
當一個人修行能達到心的清淨,不僅是身心可有特殊的反應,更重要的是:如果時時刻刻保持自心的明朗和清楚,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困惑你,而你對三寶、眾生等的感恩之心也能自然流露出來,沒有阻礙,這即是自性佛心的展現。
結語
憨山大師的〈觀心銘〉是以詩偈的方式道出修行的「心要」,非常簡潔扼要。若能常常自誦、自念此詩偈,的確可以達到修行的指引與警惕作用。然而,若能閱讀聖嚴師父在禪七期間講解此詩偈的內容,則能進一步建立正確而具體的修行觀念與方法。
全詩的詮釋重心在於:先建立行者本具清淨自性的信心,其次令行者能理解心性本淨的樣貌,但因為眾生對身心、外境的染著,而生種種虛妄相,令心不明淨。然而,只要行者能時時運用持咒、觀心、覺知等禪修的方法,即可讓心漸漸回到任運自在、無礙無著的「虛靈寂照、具含眾妙」的作用。
行者若能依循「信、解、行、證」次第而入,不論在精進禪修或生活日用中,即能具體掌握淨化身心的方向,漸漸能夠具足「自離煩惱、度化眾生」的能力與體證了。
文/釋常慧(法鼓山三學院監院)
BOX:觀心銘
■ 明‧憨山大師
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一念不生,虛靈寂照。圓同太虛,具含眾妙。
不出不入,無狀無貌。百千方便,總歸一竅。
不依形氣,形氣窒礙。莫認妄想,妄想生怪。
諦觀此心,空洞無物。瞥爾情生,便覺恍惚。
急處迴光,著力一照。雲散晴空,白日朗耀。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
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
持咒觀心,如磨鏡藥。塵垢若除,此亦不著。
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熟處若生,生處自熟。
二六時中,頭頭盡妙。觸處不迷,是名心要。
(錄自《憨山大師夢遊集》卷三六,《卍續藏》卷一二七)
更多內容請參閱人生雜誌385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