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電子賀卡400_0124  

目前分類:我在聖嚴書院 (11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場身暖‧心暖‧佛法最溫暖的盛宴~聖嚴書院102秋中山班結業

暖湯   時序來到了104年歲末,12月30日這天是聖嚴書院「中山班初三上」結業的日子。當同學們踏入精舍,撲鼻而來的是陣陣的香氣—原來是本班大廚婉珍菩薩精心烹調的什錦麵疙瘩,以及高耀菩薩初試啼聲用天然食材熬煮的十全大補湯。在冷颼颼的寒冬中,來碗熱呼呼的麵食和補湯,不僅暖了大夥兒的胃,也暖了大家的心,同學們一邊品嘗,一邊閒話家常,一股暖洋洋的氣息在教室裡盪漾開來……小組討論就在香噴噴的熱湯、甜蜜蜜的小蕃茄和滑溜溜的銀耳蓮子湯簇擁下熱烈展開。同學們分享著這一學期以來上課的心得和收穫,有歡笑、有感動、有溫馨……能來到精舍一起修習佛法,一起聆聽法師的教導,一起把佛法用在生活上,再分享給彼此,這是多麼值得珍惜的因緣!

  頒獎儀式在莊嚴的觀音菩薩聖號聲中進行,各小組依序上臺領取「全勤獎」以及「作業精進獎」。其中第七組獲得雙料冠軍,兩個獎項的得獎人數皆居十組之冠,值得追加一座「超級精進組」獎!而「熱心服務獎」則是頒給每週費盡心思,幫大家準備週週不同又美味無比藥石的婉珍菩薩,以及最早到、最晚離開的高耀菩薩和楊漢菩薩。最後,一個溫馨可愛的獎項—「歡迎回來獎」是要頒給輝海菩薩的!輝海菩薩在二下時因故無法和大家一起上課,但這學期帶著一顆精進的心和大家一起學習,上課用心不說,發表更是不落人後,這個獎項表達了同學們對輝海菩薩最熱烈的歡迎、肯定與關懷。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試著以『因果因緣』的觀念,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並描述事件過程

這週因為逢中秋佳節前夕,覺察到工作上的節奏步調比起其他時間還為更緊湊,身心上的安定與身體的鬆緊差異明顯許多,例如:修行這件事其實出處處皆是修行的好地方,如何以境來觀心,以心來遣境。我並沒有刻意去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來觀察因果因緣的關係,倒是常常體會到要學習如何當一位菩薩的用意,是希望自己能夠真正的了解人身難得,除了藉假修真,更要運用這珍貴的肉身去感受與察覺當下的心念,唯有自我覺知覺察的去看見,覺悟的去改變,才能真正的去覺醒!

無論不管是因果的處理或因緣事件的印證,都讓我更加明白自然法則的運作,人生總在一場場的磨難中成長,如何讓自己不再只看到事件本身的無奈,而看見事件背後滿滿的祝福,再為其觀念種下善種子,因此有機會在服務他人的時候,會更用心的給予正確觀念及正向能量,也希望好的思維、正確的觀念可以真正傳遞。了解因緣果,拋下執著相;覺知覺醒,人生就不會苦了。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以一個經歷的事件,試著套入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這個月去農禪寺參加大悲懺法會,如之前一樣,法會結束後,將獻花取走,只是這一次因同排參加法會的菩薩有先離開而留下花未帶走,所以詢問其他在場菩薩後,沒人要帶走,就將其他留下的玫瑰花取走了,原本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不過本週聽法師講解十二因緣,並舉了吃包子為例,之後再看師父針對十二因緣的大法鼓開示影片,這件事就浮現在眼前,深感慚愧,因為覺照到自己當初的起心動念並非純淨。試著從十二因緣,回頭檢視這件事,初淺的體悟是: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四聖諦

你覺得生命中的苦有什麼?
生命中的苦有二:一是身苦、病苦。二是心苦、無明苦。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以一個經歷過的事件,試著套十二因緣之流轉與還滅
前言:百貨公司周年慶,家電部門,象印專櫃正在IH電子鍋促銷展示及品賞活動。
1. 十二因緣之流轉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將三學(戒、定、慧)落實在生活中的過程及狀況

我曾經是菸癮很大的人,在一次住院中,我把菸癮戒掉了。其實我也不是一次戒離,在之前記憶中好像有二次,也都好像經過半年(六個月),沒戒成功。後來一次是連朋友也不往來,少出門,多看佛經,至今差不多兩年多的時間,酒也戒了。我為什麼要強調朋友呢?因習性是在一個環境形成的,好的、壞的都牽連在一起。當我戒成之後(得定後)再與這些朋友聯絡,反勸他們戒菸。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以一個經歷過的生活事件,套入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師生在教室中,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神聖處所,然一次學生在課程中不但睡覺且醒後不斷滑手機,接聽電話大聲交流,嚴重影響我的教學情緒,當下一股想把該學生fire的衝動油然而生。

彼此的無明,讓師生產生對立,讓我對學生的習性(無有性)而動怒,於是師生的心中,非但未能俱足傳道解惑,反而讓彼此在心識種下不良互動的因,於此惡性循環,讓學生產生瞋心,轉而不聽課,將心思轉向教室外的世界。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以一個經歷過的苦為事件,套入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因為「無明」,我以前認為凡事全力以赴,追求「第一名」,是「責任、榮譽與效率」的表現。帶著這樣的想法(識支),我決定讓孩子學游泳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業精於勤,荒於嬉。」(名色)。接下來就是帶著孩子四處拜師學藝(六入),到處征戰,參加比賽(觸支)。在初期,其他孩子們都還在抱著戲水的心情參賽的時候,我的孩子已經看著計時器在練習泳技,也因此拿下不少獎牌,感受到「贏」的滋味(受支)。我這個做母親的也漸漸開始愛慕起這份虛榮(愛支),而更加積極地訓練孩子游泳(取支)。孩子畢竟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疲憊厭倦的時候。而已被無明支配的我,竟然無視孩子的心聲,一再強迫他們練習(有支)。比賽總是有輸有贏,我們的心情也隨之起伏(生支、死支)。直到有一天,我的孩子在臨賽前一刻,嚎啕大哭說:「我再也不游泳了!我再也不參加比賽了!」我才徹底懺悔,這段時間我是如何地摧殘一個有天分的孩子,把他們的興趣變成壓力,把虛榮當成寶玉,把孩子當成機器!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書院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幾年前參加寺廟的晚課,第一次聽到《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猛然一驚,自己從未曾用這個角度來檢視生活與生命,雖有警覺但還是渾渾噩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落實三學(戒、定、慧)在生活中的過程及狀況

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離不開身、口、意三業的造作,而根本的煩惱,也離不開貪、嗔、癡三毒之苦。

以為父親籌劃慶生之事為例,當弟弟不理會大姊在LINE群組的邀約時,往常的我及其他姊弟不但會生氣,心裡還會開始"怨""罵",甚至打電話質問弟弟,接著就是全家氣氛凝重,生日聚會變成數落大會,接下來爸爸接收到的是--"苦"的結果。有了這些察覺,我決定不讓家人承受這種"苦",於是決定用三學--戒定慧,來面對、接受、處理、放下,先是忍住不開口罵,站在弟弟立場想想,也許他心裡有過不去解不開的結,接受他的決定。在聚會前二天鈔經靜坐穩定情緒,並提醒大家--勿忘為父親慶生的真正心意,當天,進入餐廳前先深呼吸,用餐時努力緩和氣氛,讓父親感受兒孫帶給他誠心的祝福和陪伴。終於和父親度過愉快圓滿的一天,全家人也都愉快自在。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周遭的非佛教的親友同事,對現今一般佛教徒的觀感

  這個問題我沒有直接問過他們,但可以從一些對話中窺知一二。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落實三學(戒、定、慧)在生活中的過程及狀況

曾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自以為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看到不對勁的事就急著給評論、下指導棋。自認為只是「對事不對人」,可是卻讓主事者心裡很不舒服,即使我自認為已經有用一些客氣的詞彙包裝過,應該不算犯了惡口傷人的罪,但是我還是看到身邊的人漸漸地離我而去,因為我讓他們不開心了,包括自己的孩子也疏離了。

經過深層的思索檢討,我決定在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之外,自己再加一個「不妄下評論」的戒。之所以決定這樣做,是因為在禪修中體會到觀察自己「起心動念」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老是拿「我的出發點都是為你好」這種想法當藉口,把自己的價值觀硬塞給人家,也是會造成煩惱的。我用修「定」的方式來檢討自己,每一次我要跟人家說這句話到底是真心為他好,還是只是想要炫耀自己的知識?是為了打壓對方的氣焰?還是為了奪取整件事的主導權?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請描述三學(戒定慧)落實在生活中的過程與狀况

今天聽法師禪釋三學‧三慧‧八正道:原本看不懂的,有些粗略了解。“持戒、習定、修慧”是三學,它跟我們生活中諸事都可以相結合。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請描述在一天生活中,將三學(戒定慧)落實在生活中的過程及狀況

從事服務業,所以每天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昨天來了一位態度高傲的女客人,一進門就口氣不好,拿出禮品要包裝就表明你要包好看一點,不然我不付費。

但我告訴自己「冷靜」,別和她爭執,所以我照原本的節奏去完成這個客人的需求。以往心情過於緊張或隨外在壓力下,我很容易亂了手腳,更會把事處理不好,但發現外在緊張情緒及負面事情太多時,自己反而要守住原本的心才能一一做好。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以一個經歷過的苦為事件,試著套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小時候曾經與母親去逛街,在路上看到一個非常可愛且漂亮的娃娃,很想要把它帶回家,但是母親卻堅持不買給我,而且直接上了公車,讓我不得已趕緊跑上公車,免得被丟在路上. 於是每次看到可愛的娃娃,總會多看幾眼,就是無法擁有. 就在我有賺錢能力時,只要看到喜歡的娃娃,能力所及就會把它買回家. 但是我並沒有因為擁有而開心,反而越來越有選擇.為了有限的經濟能力而有了買喜歡東西的煩惱,買了娃娃又有了比較的煩惱,為了沒有地方放這些娃娃,而有了更多解決的念頭.隨著年紀增長,無常出現,慢慢發現,娃娃並不可能陪我一輩子,因為無常隨時現,自己因學佛而觀自己的心念,發現自己只是心裡太過愛戀當時的娃娃,所以想要更多的娃娃,如果不要買娃娃,自己一樣可以過著簡單的生活,還可以不要浪費自己努力賺來的錢,放在有意義的地方.所以最後決定不再去買了.即便看到很喜歡. 也會判斷自己當下的念頭. 斷除自己的貪念.

在十二因緣的流轉中,因為自己的眼睛看到(六入),觸摸到(觸),於是產生了喜愛及愉悅的感受(受). 於是起了貪念,愛念(愛), 而想擁有它(取).於是有了許多許多的煩惱(有).如果繼續貪著,繼續沉淪在每次的貪戀中,於是繼續決定購買(行),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學佛五講<佛法正見的核心-緣起論>  
作業題目:
1. 如果有個人對你說:「我是一個理性主義者。我相信人類可以憑自己的理性解決所面臨的一切問題,創造理想的世界,這也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價值;反之,去信仰一個全知全能、至高無上、支配一切的主宰,一切順從祂的旨意,那無異是對人類理性的否定,扼殺了人類獨立行使理性能力的權力,剝奪了人類的自由。所以任何宗教都不值得信仰!」您聽了會怎麼回應他?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請描述一天生活中將三學(戒、定、慧)落實在生活中的過程及狀況

10/14下午我先生請特休,幫我照顧小二兒子,陪他作功課。我到精舍上金剛經。整堂課總不斷提及「空」、「無常」、「菩提心」,提醒我們有沒有在生活中落實。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您周遭的非佛教的親友同事,對現今一般佛教徒的觀感如何

我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是觀世音菩薩的絕對忠誠的信徒。周遭親友認為,在電視、網路上有不少流言說:某佛教拿台灣人民的捐款去幫助外國人,這點我是不清楚,但他們沒深入佛教、不知佛教的好,還說我迷信。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簡述親近道場的目的為何

親近道場是因為曾發生車禍,致身心嚴重受創,內心陰影揮之不去,在過馬路時常會緊張害怕,聽到車速疾馳而過或緊急煞車聲時,身體會不自在,希望藉由禪修讓自己的身心更安定。

文/王齡儀菩薩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以一個經歷過的苦為事件,試著套入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生命之流的十二個階段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