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電子賀卡400_0124  

目前分類:我在聖嚴書院 (11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4650174 (1).jpg試著以”因果因緣”的觀念在本周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並描述事件經過
 
     自從媽媽手術後,一直留在加護病房觀察,由於媽媽不想忍受氣切的不方便及不適,非常不配合復健運動及不停鬧情緒要放棄治療拔管回家。 這對於從手術前即付出很大心力照顧的我倍感挫折,每到加護病房探病時間,我常很緊張的走進去,很沮喪的出來,甚至常感到翻胃及暈眩不適。看到休息室的等待家屬,每隔幾天就換不一樣的面孔,而我卻依然焦慮的等待再等待,不禁開始怨懟,為何是我要經歷如此的困境?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請描述在一天生活中將『三學』落實在生活中的過程及狀況

10月11日答應支援中山精舍地藏法會雲端牌位輸入,8:30前抵達精舍開始架設電腦哇是筆電從未使用過精舍的筆電心生恐懼而且是第一次參與法會活動。接獲第一張紙本開始輸入筆電就不聽使喚,情緒越來越焦慮不安法會9:30開始深怕會影響行程,現場有倆位IT人員隨侍在側準備隨時解決問題以利法會順利進行,不時聽到旁邊一直討論著精舍電腦若有問題經常會傳染!此時的我一直在努力與筆電「磨合」首先先安定自己的心,只要思緒穩定不管任何干擾都能迎刃而解,終於在法會開始前全部輸入完成。

下午接著是知客櫃台值班,一樣有水陸法會及藥師法會輸入雲端牌位的任務,心情是截然不同即使突然有「小強」造訪在電腦螢幕下遊蕩,完全沒有早上的緊張情緒,還可以雲淡風輕處之泰然。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不要羨慕別人,也不要小看自己

我們為什麼會有羨慕別人的心態產生呢?!必是會去做「比較」。你有的我沒有;你好、我不好;你快樂、我不快樂…等等,都是與「別人」比較,再來產生羨慕,甚至嫉妒。這時無明產生,開始自怨自艾,損詆他人,酸葡萄的泡泡從心裡越冒越多。人的慾望與滿足感是成反比的,慾望越高,越不容易滿足,當我們不滿現狀,又與他人做比較,就會愈不快樂。

從小便生活在父母長輩的眼光中,雖然很努力想做他們眼中的「好孩子」,但也許是天生駑鈍,資質不佳,改變不了長輩看見別人的小孩羨慕的眼光,漸漸的失去自信,本來就膽小的我,就更自卑了,不敢大聲說活、不敢表現自己、不敢發表意見…等,這樣子過了大半輩子,常常羨慕別人的際遇,但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力不從心。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以一個經歷過的苦為事件, 試著套入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上完這次課才知道, 原來愛是包括喜歡與討厭。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試著以因果因緣的觀念,本週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並描述事件過程

 如果我相信因果, 我不會對自己的遭遇不平,如果我相信因緣, 我不會對自己的未來失望”

本週上課, 對因緣與因果法師做了詳盡的解說. 我特別翻閱一些相關資料. 認真的探討因緣與因果之間之關係.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請描述一天生活中將三學(戒定慧)落實生活中的過程及狀況

我們的色身是老天賜給的。從哇哇落地到老死要經過多少磨練才得以活到今天。但是每個人身體不一定相同,這就要看各人每天如何修行,這是很重要的。假如我們能好好的對待自己應該不會出問題,但是人常因為環境外緣的因故,產生不良生活習慣,如喝酒、抽菸…等因素使色身出了狀況,因此既然學佛了,要以實踐三皈五戒為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修為基礎達到三學(戒定慧)。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台灣廟宇、神壇隨處可見;新興宗教蓬勃發展,依觀察,是哪些原因

在1987年台灣中央政府解嚴,連帶開放宗教自由,除了西方外來的宗教、佛教、傳統道教…等等,讓新興宗教有更寬廣的活動空間。其能發展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現代的社會需要,社會急遽變遷,人民沒安全感,期待救世主的出現,傳統的宗教有的時候並不能滿足現代社會。新興宗教的神秘經驗,具有靈驗、悸動效果等。更能引發大眾的好奇。

然而,這些因素並無法完全套用在台灣各個宗教團體,部分宗教團體的發展,可能都是和這些團體的「領袖」特殊魅力有關。台灣人民單純、善良、純樸。對於能提出儒家、道家思想等合乎忠孝節義的教旨,特別能認同。因此每一個宗教團體在尋求宗教發展過程中,都可能運用自己宗教的優勢來滿足當代社會人們渴望宗教慰藉的心靈,建構出有利於自己宗教發展的模式,來獲取信徒的認同。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 生命中的苦有什麼?為什麼覺得是苦?是怎麼產生的?如何走這段路
「你覺得你生命中的苦有什麼?」
我覺得生命中的苦是「病痛」或者是「意外傷害」,尤其是長輩、父母親的病痛或意外傷害。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試著以因果因緣的觀念本週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並描述事件過程

以往碰到有些人會向我問,因没有飯吃要些錢時,我的回答總是搖搖頭或者說没有,但我的心裡總會想,是騙錢不想去賺錢還想不勞而獲,但事後我又想這樣是否不慈悲,已進入佛門,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恰當?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皈依三寶

一、如果你已皈依,你覺得如何實踐皈依三寶?

前不久我女兒一直鼓勵我皈依,但是我總覺得我進入法鼓山才不到一年多,對佛門還不太深入。皈依對我來說,好像時間未到,所以目前尚未皈依。今天早上聽到法師講解後,才稍微懂得一點皮毛,總算知道皈依的意義。皈--回轉,歸投,依--依靠、信賴。三寶是生命的明燈,彼岸的解脫。既然有這盞明燈指引我們,更應皈依三寶,依靠這盞明燈,踏上根基走入佛門。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中的苦有什麼?

為什麼覺得它是苦?它是怎麼產生?如何走這段路

不如預期 患得患失 是我的苦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著以因緣果的觀念,改變生活習慣或態度
佛學班下課回家後,接到一通師姐的電話,當時,她向我訴說自己身體的狀況及心情的起伏變化,由於她跌倒受傷,開刀後行動極為不便,雖然老公會在家陪伴,給予生活上的照顧,但她卻很不開心,電話中不斷數落著老公的不體貼。

基於對她們的認識,印象中師兄是個內斂不善表達的傳統男性,而師姐是熱心、虔誠的基督徒,喜歡與人分享宗教心得,可惜夫妻間少有交集的話題,互動也比較冷淡。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中的苦有什麼?

為什麼覺得它是苦?它是怎麼產生的?如何走過這段路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皈依三寶

一、如果你已皈依,你覺得如何實踐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是要守持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寶是學佛的基本,我會依照佛教的根本戒律,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試著以因緣因果的觀念,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並描述事件過程

生活習慣中,有些壞毛病常令人困擾、或讓對方生起煩惱心時,就應試著以"因緣因果"的觀念反省改善。仔細思量,要改善的豈止一二,僅以下述事件描述之。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皈依三寶
一.如果你已皈依,你覺得如何實踐皈依三寶

我皈依是有因緣際會的, 102年年底母親捨報後,從什麼都不懂,對佛法僧沒概念,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轉變成今天的我,都要感謝法鼓山的僧團幫忙與關懷,多名法師到醫院關懷母親,並幫忙處理母親佛事,從此才開始學佛,進入法鼓山當義工領職。於103年4月間皈依成為正式佛弟子, 104年三月間受菩薩戒,這段期間也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作息如在寺院,飲食也改變了,已全素不沾五辛、葷食。參加了法鼓山各種活動,念佛、禪坐共修、法會、禪二、福田班等…,並領執法鼓山多項執事(主廚、交通、景觀、住宿)。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試著以因緣因果的觀念,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並描述事件過程

未學佛之前,常聽聞「因果報應」一詞,但並非全然信服,碰到厄難纒身、不如己意之事時,就怨天尤人,總想著自己也沒做什麼壞事(是自己愚昧無知,不知妄想意念不淨亦是造惡業,而且所認知的「口業」也未竟明白),為何如此?但經過這幾個月接觸佛法之後,才明暸自己所認知的「因果報應/因緣果報」,是錯誤、片斷的理解,只著眼於今生中之過去「行為」,當了解到佛教的因果觀是通於三世,對於以往以及當下遭遇的不如意之事,就明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的道理,會提醒自己要學習遠離貪瞋痴三毒惡因,並要對自己生起慚愧懺悔之心。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請簡述親近道場的目的為何

從最初開始親近到場到現在已經好多好多年了。想想親近的目的,才發現在不同的時間點,還真的有些不一樣,但是總來不開下面四個:
皈依三寶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皈依三寶
如果你已皈依,如何去實踐皈依三寶?

第一次參加法鼓山長青班就決定皈依三寶,身為佛教徒,皈依三寶就像學校註冊,第一是要守五戒,國家有法律,學校也有校規,所以守五戒並不會增加困擾,反而,可以時時警愓自己,處處修正自己的行為。自從我皈依以後,在思想方面更為成熟包容,如遇到挫折,或不如意時,不會怨天尤人,我會靜靜思考到底問題出在那裏,逐一的檢討,思考問題的癥結而修正解決,不像以前只會煩惱急燥。我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當有些事看不順眼就直截的說出,自從皈依後會告訴自已,勿造口業,勿破壞因緣,每個人的思維各有不同,於是我對人事應該多包容、多諒解,處處替對方的立場着想,在生活上與待人方面多一層的省思。皈依三寶,使我更加信賴、依靠,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650174 (1).jpg試著以因果因緣的觀念,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並描述事件過程

每週四早上是我最愉悅的時刻,懷著一顆充滿法喜的心,聆聽法師分享佛法。九月二十四日是探討佛教的因果因緣「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對佛裡了解不深,但這兩句讓我深思良久…。

文章標籤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