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50174 (1).jpg 分享對師父的認識與感覺
師父一生是宗教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是風雪中的苦行僧,秉持著處處觀摩,事事學習而又以不亢不卑的態度,希望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希望炫耀自己貶低他人,這也是他非常特殊的人格特質一謙虛。出生時代環境窮困天災、水患、戰亂⋯,出家的路挫折、顛跛,面對現實的殘酷與理想的堅定過程中走過來的聖僧。心生悲憫,看到世間問題很多有感而發,不反對經懺佛事但不得不改良,感觸:販售經懺稱超度,不畏因果怕齋主,日日應付喪者家,夜夜獨行歸寺路。心中戚戚焉, 這就是師父為什麼要提高僧尼的素質,教育必須跟佛事結合,讚歎師父具有前瞻性的理念與宏願,他滿願做到了。師父是很有原則戒律分明的,出家人也是人應與俗眷分享一些同是血脈的近親骨肉,但師父戒律很清楚,他是出家人不能拿十方信施供養三寶的公款去眷顧俗家,那是錯因果違背戒律的,説出他的心聲:有情衆生無情人"來請求俗眷的諒解。讚歎!我們要學習師父的精神而不是學習他現有的成就。每當受到打擊委曲時都依此觀點「為教著急的人是可敬的,而出於嫉妒意識的人是值得同情的」因此就沒什麼可氣憤,事後反而那些打擊結果竟又助長他的意志,更要感謝他們。師父如何用心去轉化除了願心外沒有怨心,任何人反而用感激的心 對待他們,讚歎!

師父悲憫之心!常為衆佛弟子開示:不要為了一時不如意的環境所轉,應該發悲願心精勤於佛法修學三寶會加持我們的,雖處在逆境的折磨及逆緣的打擊之下,只要所發的願是為求法、修習佛法的悲願都會如願的。生活就是修行,修行不離生活。從師父身上可看出貴人要是從自己做起,道心堅定做自己貴人,才能與出現的貴人幫助相應,師父一路走來都是如此不管碰到多大困難永不退轉的道心相當堅定,從不悲觀和失望更不怨天尤人這是他不嫉妒他人也不輕視自己的原則,都是藉由佛法去實踐,實踐中
去體驗,發悲願心而關關難過關關過,秉持原則有理念方向感的大實踐者不為已,而
是奉獻給衆生。讚歎!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東初老和尚給師父兩句話:你應該做大宗教家,切記不要做宗教學者。師父做到了。

日本阪本幸男博士勸慰師「父道心之中無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師父也做到了。感人的事是師父面臨任何困難時除了堅定信心之外還是不恐懼更不流淚,當受到責罵和批評時除了耐心耐心地聽和虛心地想之外不會灰心也不會流淚的,但當他完成或滿願一樁困難的事情時卻無法控制流出感恩和感激的淚來,這是得到學位時在觀音聖像之前痛哭一場,這就是我們偉大慈悲的師父。師父也有感性的一面來開示衆生,把自己比喻為候鳥,季節為(因緣)當季節變換時就南飛北航看似沒有一定的家,其實定期來回同一個區域,雖沒有固定的家卻依季節(因緣)的轉換決定去留的方向,以此來說他自己,當時美國、台灣兩個半球的奔跑弘法,無一處是歸宿也無一處不是歸宿,而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的生來死去,也都無法超越此一原則,業力的牽引生生死死來來去去,生來不是歸宿,死去也不是歸宿,只要解脫生死,兩者都是歸宿兩者都不是歸宿,來開示眾生,好有禪味。讚歎師父!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師父難逢, 今已逢是此生的福報。有三寶的加持,四眾弟子們齊來維護延續師父的宏願。

文/演寶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