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書院省察自己的心情,是否有貪嗔癡慢疑

事件一:4~5人一起接受評析,其中一位師兄一直發表自己的意見,告訴我們要這樣要那樣,讓評析員無法完整說話,這時升起很大的不滿(嗔),心想這人怎麼如此自滿,這些難道我們不知道還需要你來說嘴(慢),我們需要聽的是評析員給我們的建議,不是你的發表。當下警覺自己心態的變化,心隨他人的言語升起無名煩惱,那位師兄也是熱心提出自己的想法,告訴我們應該注意這些細節,說來我們應該感謝他。如此轉念後,心中的自我對話沒有了,用另一種角度去欣賞師兄的熱心幫忙,我想他的出發點也是希望我們評析都能過關。

事件二:看電影有時太入戲,隨著劇情起伏而落淚(癡)。察覺自己落淚,心裡立刻默念「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數遍,心馬上靜下來。

其實事件、人是各自獨立,會連結在一起是由於我們的心識作用,讓我陷入情境中隨之起舞,以前無知的我只能隨之波動而身陷苦中,不自知還樂在其中,現在慢慢能警覺心情的起落,也能運用方法讓自己回到當下看清。人的心真是最難捉摸,在過去與未來徘徊,就是不能好好安住當下,期許自己能好好運用方法看清自己每一個當下。

文/廖冬青菩薩

arrow
arrow

    法鼓山中山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